循环描记术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疲劳强度测试:测定材料在10^3-10^7次循环载荷下的极限应力值(σ_max=50-2000MPa)2.循环硬化/软化特性:量化N=100-5000次循环后屈服强度变化率(Δσ_y=15%)3.裂纹扩展速率:记录da/dN=110^-8-110^-3m/cycle范围内的Paris定律参数4.应变幅值控制:实现ε_a=0.1%-5%的精确闭环控制(精度0.5%)5.相位角测量:分析应力-应变滞后环(φ=0-90)的能量耗散特性检测范围1.金属结构材料:钛合金TC4、铝合金6061-T6等航空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疲劳强度测试:测定材料在10^3-10^7次循环载荷下的极限应力值(σ_max=50-2000MPa)
2.循环硬化/软化特性:量化N=100-5000次循环后屈服强度变化率(Δσ_y=15%)
3.裂纹扩展速率:记录da/dN=110^-8-110^-3m/cycle范围内的Paris定律参数
4.应变幅值控制:实现ε_a=0.1%-5%的精确闭环控制(精度0.5%)
5.相位角测量:分析应力-应变滞后环(φ=0-90)的能量耗散特性
1.金属结构材料:钛合金TC4、铝合金6061-T6等航空级材料
2.高分子聚合物:PEEK、UHMWPE等医用植入物材料
3.复合材料体系:碳纤维/环氧树脂层压板(铺层角度0/45/90)
4.焊接接头:不锈钢SUS304对接焊缝(HAZ宽度≤2mm)
5.工业传动部件:齿轮渗碳层(深度0.8-1.2mm)的接触疲劳测试
ASTME606/E606M-21应变控制疲劳试验标准方法
ISO12106:2017金属材料轴向力控制疲劳试验规程
GB/T3075-2021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
ASTME647-22裂纹扩展速率标准试验方法
GB/T26077-2021金属材料多轴疲劳试验方法
1.Instron8862:轴向加载系统(100kN/75mm行程),配备BluehillUniversal软件
2.MTSLandmark370:多轴液压伺服系统(100Hz采样率),支持扭转+轴向复合加载
3.Zwick/RoellHBKUTM:高频疲劳试验机(300Hz动态载荷),配置激光引伸计
4.ShimadzuEHF-EV系列:电动式疲劳试验机(50kN容量),集成非接触式应变测量模块
5.GotechGT-7004-MA6:多通道协调加载系统(6自由度),适用于复杂构件测试
6.MTSElastomerTestSystem:橡胶专用疲劳设备(温控范围-70℃~+250℃)
7.TiniusOlsenHorizon系列:数字图像相关系统(DIC分辨率0.01%)
8.BrukerUMTTriboLab:微动磨损疲劳综合测试平台(法向力0.1-500N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循环描记术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