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状层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厚度均匀性检测:测量精度0.5μm(0-200μm范围),采用三点法测量横向分布2.层间附着力测试:划格法评估(1mm网格),结合ASTMD3359标准分级3.表面硬度测定:维氏硬度HV0.1-HV1.0(载荷100-1000gf),压痕对角线测量误差≤2%4.热稳定性分析:TGA法测定失重率(25-600℃温区),升温速率10℃/min5.电化学阻抗谱:频率范围10mHz-1MHz,振幅10mV(三电极体系)6.残余应力测试:X射线衍射法(Cu-Kα辐射),ψ角扫描范围0-45检测范围1.金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厚度均匀性检测:测量精度0.5μm(0-200μm范围),采用三点法测量横向分布
2.层间附着力测试:划格法评估(1mm网格),结合ASTMD3359标准分级
3.表面硬度测定:维氏硬度HV0.1-HV1.0(载荷100-1000gf),压痕对角线测量误差≤2%
4.热稳定性分析:TGA法测定失重率(25-600℃温区),升温速率10℃/min
5.电化学阻抗谱:频率范围10mHz-1MHz,振幅10mV(三电极体系)
6.残余应力测试:X射线衍射法(Cu-Kα辐射),ψ角扫描范围0-45
1.金属基复合镀层:包括镍基合金镀层、锌镍合金镀层等
2.高分子功能薄膜:PET阻隔膜、PI柔性电路基材等
3.陶瓷涂层体系:热障涂层(TBC)、类金刚石涂层(DLC)
4.电子封装材料:芯片级Underfill胶层、BGA焊球阵列
5.新能源电池极片:正负极涂布层、隔膜陶瓷涂层
6.防腐涂层系统:环氧富锌底漆+聚氨酯面漆复合体系
1.ASTMB533-85(2021):金属镀层剥离强度测试标准
2.ISO2178:2016:非磁性基体磁性镀层厚度测量规范
3.GB/T4340.2-2012: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:硬度检验
4.ISO4624:2016: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
5.GB/T1732-2020:漆膜耐冲击测定法
6.ASTME384-22:材料显微硬度标准试验方法
1.MitutoyoLitematicVL-50S:非接触式激光测厚仪(分辨率0.01μm)
2.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:最大载荷30kN(附着力定量测试)
3.FischerXDLMX射线测厚仪:多元素镀层分析(最薄0.005μm)
4.ZwickRoellZHU2.5显微硬度计:自动压痕测量(ISO/ASTM双标)
5.MalvernPanalyticalEmpyreanXRD:残余应力分析(精度10MPa)
6.KeysightE4990A阻抗分析仪:宽频介电性能测试(120dB动态范围)
7.HitachiSU5000场发射电镜:断面形貌观测(0.8nm分辨率)
8.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:TG-DSC联用(μN级称重精度)
9.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:磁感应/涡流双模式(量程0-5000μm)
10.BrukerContourGT-K光学轮廓仪:三维表面形貌重建(垂直分辨率0.1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带状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