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描填充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孔隙率检测:测量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比(范围0.1%-5.0%),精度0.05%2.密度分布分析:三维密度梯度测定(分辨率≤10μm)3.层间结合强度:评估填充层粘接质量(载荷范围0-500N)4.缺陷定位精度:识别裂纹/夹杂物(最小检出尺寸5μm)5.热变形监测:高温环境下尺寸稳定性测试(温度范围25-300℃)检测范围1.金属增材制造件(钛合金/铝合金/不锈钢)2.高分子复合材料(碳纤维增强塑料/玻璃钢)3.陶瓷烧结制品(氧化铝/氮化硅基体)4.精密铸造部件(航空发动机叶片/医疗器械)5.电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孔隙率检测:测量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比(范围0.1%-5.0%),精度0.05%
2.密度分布分析:三维密度梯度测定(分辨率≤10μm)
3.层间结合强度:评估填充层粘接质量(载荷范围0-500N)
4.缺陷定位精度:识别裂纹/夹杂物(最小检出尺寸5μm)
5.热变形监测:高温环境下尺寸稳定性测试(温度范围25-300℃)
1.金属增材制造件(钛合金/铝合金/不锈钢)
2.高分子复合材料(碳纤维增强塑料/玻璃钢)
3.陶瓷烧结制品(氧化铝/氮化硅基体)
4.精密铸造部件(航空发动机叶片/医疗器械)
5.电子封装材料(芯片基板/焊点结构)
1.ASTMF3318-18:X射线断层扫描法测定金属增材件孔隙率
2.ISO15708-2017:计算机断层成像材料密度测量规范
3.GB/T34367-2017:激光选区熔化成型件缺陷评定方法
4.ASTME2375-16:超声波相控阵检测复合材料分层缺陷
5.GB/T39240-2020:增材制造零件几何精度测试方法
1.蔡司Xradia620Versa:亚微米级CT扫描(分辨率0.7μm),适用金属/陶瓷材料
2.尼康XTH225:450kV高能X射线系统(穿透厚度80mm钢件)
3.奥林巴斯OmniScanMX2:64晶片超声相控阵设备(频率1-20MHz)
4.岛津AG-XPlus万能试验机:100kN载荷测试层间结合强度
5.KeyenceVR-5000三维轮廓仪:表面粗糙度Ra≤0.05μm测量
6.ThermoFisherHeliScanMicroCT:纳米级分辨率(500nm)陶瓷材料分析
7.BrukerSkyScan1272:活体样本动态监测(温度控制0.1℃)
8.HexagonMetrotom1500:工业CT几何尺寸测量(精度3μm/m)
9.ZwickRoellHB100:布氏硬度计(载荷1-3000kgf)材料致密度测试
10.MitutoyoCMMCrysta-ApexS:三坐标测量机(空间精度1.9+L/250μm)形变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扫描填充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