狭头长突飞虱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成虫形态学特征:体长1.8-2.3mm,前胸背板纵脊3条,后足胫节端距排列模式2.卵鞘显微结构:卵粒直径0.150.02mm,卵室排列密度≥12个/mm3.线粒体COI基因序列:658bp扩增片段与NCBI数据库相似度≥98%4.寄主植物残留物:叶片韧皮部取食斑痕面积≥0.25mm5.种群抗药性监测: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≤30%(0.1%毒死蜱处理)检测范围1.水稻田间采集的成虫及若虫活体样本2.进出口粮谷中混杂的卵鞘及蜕皮残留物3.植物检疫证书涉及的种苗运输载体4.土壤表层10cm内的越冬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成虫形态学特征:体长1.8-2.3mm,前胸背板纵脊3条,后足胫节端距排列模式
2.卵鞘显微结构:卵粒直径0.150.02mm,卵室排列密度≥12个/mm
3.线粒体COI基因序列:658bp扩增片段与NCBI数据库相似度≥98%
4.寄主植物残留物:叶片韧皮部取食斑痕面积≥0.25mm
5.种群抗药性监测: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≤30%(0.1%毒死蜱处理)
1.水稻田间采集的成虫及若虫活体样本
2.进出口粮谷中混杂的卵鞘及蜕皮残留物
3.植物检疫证书涉及的种苗运输载体
4.土壤表层10cm内的越冬虫态样本
5.无人机航拍影像中的典型危害状植株
GB/T28068-2011稻飞虱检疫鉴定方法(成虫形态学鉴定)
ISO17075:2017植物害虫分子检测通用要求(DNA条形码技术)
ASTME1752-17昆虫抗药性生物测定标准指南
GB/T35331-2017植物有害生物标本制作与保存规范
SN/T2124-2008进出境粮谷中飞虱类害虫检疫规程
奥林巴斯BX53生物显微镜:配备DP27成像系统(1000油镜观测产卵器结构)
ThermoFisherQuantStudio5实时荧光PCR仪:支持TaqMan探针法物种特异性检测
Agilent4200TapeStation系统:DNA完整性检测(DIN值≥7.0)
LeicaEMCPD300临界点干燥仪:虫体标本预处理(压力850psi/温度31℃)
CarlZeissAxioZoom.V16宏观变焦镜:无损观察卵鞘着生状态(115倍率)
ShimadzuUV-2600i分光光度计:核酸纯度测定(A260/A280比值1.8-2.0)
EppendorfCentrifuge5430R高速冷冻离心机:DNA提取(12000rpm/4℃)
Cole-Parmer超声波清洗机:虫体表面污染物清除(40kHz/30min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狭头长突飞虱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