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限能量分布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能量密度分布:测量单位体积/质量内储存能量值(Wh/kg或Wh/L)2.热失控临界温度:记录材料发生不可控放热的起始温度点(0.5℃)3.电压窗口稳定性:测试工作电压范围内的能量衰减率(0.01mV/s精度)4.循环寿命能量保持率:评估充放电500次后的容量维持率(1%误差)5.机械挤压能量释放:测定30kN压力下瞬时能量释放量(J/cm)检测范围1.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(NCM、LFP、石墨等)2.固态电解质薄膜与隔膜材料3.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4.光伏组件背板封装材料5.储能系统热管理组件检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能量密度分布:测量单位体积/质量内储存能量值(Wh/kg或Wh/L)
2.热失控临界温度:记录材料发生不可控放热的起始温度点(0.5℃)
3.电压窗口稳定性:测试工作电压范围内的能量衰减率(0.01mV/s精度)
4.循环寿命能量保持率:评估充放电500次后的容量维持率(1%误差)
5.机械挤压能量释放:测定30kN压力下瞬时能量释放量(J/cm)
1.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(NCM、LFP、石墨等)
2.固态电解质薄膜与隔膜材料
3.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
4.光伏组件背板封装材料
5.储能系统热管理组件
1.ASTME1356-08(2014)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相变焓值
2.ISO21702:2019锂电池热扩散测试规程
3.GB/T36276-2018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能量特性测试
4.IEC62660-3:2022动力电池系统安全要求
5.GB/T31485-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
1.NetzschSTA449F5Jupiter同步热分析仪(DSC-TG联用)
2.MaccorSeries4000电池测试系统(0.1μV电压分辨率)
3.Instron6800系列万能试验机(300kN载荷精度)
4.ArbinBT-5HC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(10A电流范围)
5.FLIRA655sc红外热像仪(640480像素测温阵列)
6.HIOKIBT4560电池内阻测试仪(0.1μΩ分辨率)
7.Agilent34972A数据采集系统(22位ADC精度)
8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(0.01μm分辨率)
9.GamryInterface5000P电化学阻抗谱仪(10μHz-1MHz频率范围)
10.ThermoScientificNicoletiS50FTIR光谱仪(0.09cm⁻分辨率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有限能量分布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