坩埚法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熔点测定:测量范围500-1800℃,精度2℃,依据样品相变特征判定2.灰分含量分析:残渣量检测精度0.1mg,温度区间55025℃恒温3小时3.灼烧失重测试:质量变化率测量误差≤0.05%,程序升温至950℃保持40分钟4.热膨胀系数测定:线性膨胀率分辨率0.1μm/mK,测试温度上限1600℃5.抗热震性评估:急冷急热循环次数记录(ΔT≥800℃/min),裂纹扩展观测检测范围1.金属合金:镍基高温合金、钛铝合金、铜基复合材料2.陶瓷材料:氧化铝陶瓷、碳化硅陶瓷、氮化硼制品3.玻璃制品:高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熔点测定:测量范围500-1800℃,精度2℃,依据样品相变特征判定
2.灰分含量分析:残渣量检测精度0.1mg,温度区间55025℃恒温3小时
3.灼烧失重测试:质量变化率测量误差≤0.05%,程序升温至950℃保持40分钟
4.热膨胀系数测定:线性膨胀率分辨率0.1μm/mK,测试温度上限1600℃
5.抗热震性评估:急冷急热循环次数记录(ΔT≥800℃/min),裂纹扩展观测
1.金属合金:镍基高温合金、钛铝合金、铜基复合材料
2.陶瓷材料:氧化铝陶瓷、碳化硅陶瓷、氮化硼制品
3.玻璃制品:高硼硅玻璃、石英玻璃、光学玻璃预制体
4.耐火材料:镁碳砖、刚玉质浇注料、硅酸铝纤维制品
5.高分子材料:聚酰亚胺薄膜碳化产物、陶瓷先驱体聚合物
1.ASTMC583-23《耐火材料抗折强度测试标准》高温三点弯曲法
2.ISO1893:2020《致密定形耐火制品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》
3.GB/T7322-2017《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》示差-升温法
4.ISO7884-3:2020《玻璃粘度测定第3部分:纤维伸长法》
5.GB/T14235-2008《熔融温度测定方法》目视观测法
1.NaberthermLHT02/17高温炉:最高温度1700℃,氧化铝纤维炉膛
2.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:TG-DSC同步测量模块
3.LinseisL75/1250水平膨胀仪:激光干涉测量系统
4.CarboliteGeroHZS-1200气氛保护炉:真空度10-3mbar
5.ShimadzuMOC63u热机械分析仪:载荷分辨率0.001N
6.MalvernPanalyticalEmpyreanX射线衍射仪:高温附件达1600℃
7.LeicaDM6M金相显微镜:高温原位观察系统
8.MettlerToledoXP205电子天平:0.01mg称量精度
9.FLIRA655sc红外热像仪:测温范围-40~2000℃
10.ZwickRoellZ100万能试验机:高温夹具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坩埚法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