肢端青紫症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皮肤温度梯度分析:测量指尖至掌指关节温度差(范围0.5-1.2℃/cm),精度0.1℃2.毛细血管显微镜检:观察甲襞毛细血管密度(正常值8-15条/mm)及形态异常率3.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:记录静息/冷刺激后SpO₂变化(阈值下降≥5%为阳性)4.血流灌注量测定:激光多普勒法量化微循环血流量(单位PU,正常范围50-300)5.凝血功能筛查:包括纤维蛋白原(2-4g/L)、D-二聚体(<0.5mg/L)等参数检测范围1.原发性肢端青紫症患者四肢末端皮肤及皮下组织2.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末梢循环障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皮肤温度梯度分析:测量指尖至掌指关节温度差(范围0.5-1.2℃/cm),精度0.1℃
2.毛细血管显微镜检:观察甲襞毛细血管密度(正常值8-15条/mm)及形态异常率
3.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:记录静息/冷刺激后SpO₂变化(阈值下降≥5%为阳性)
4.血流灌注量测定:激光多普勒法量化微循环血流量(单位PU,正常范围50-300)
5.凝血功能筛查:包括纤维蛋白原(2-4g/L)、D-二聚体(<0.5mg/L)等参数
1.原发性肢端青紫症患者四肢末端皮肤及皮下组织
2.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末梢循环障碍病例
3.低温暴露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筛查
4.血管活性药物临床试验的疗效评估
5.雷诺现象继发患者的鉴别诊断
1.ISO13128:2019《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》指导皮肤温度测绘
2.GB/T35432-2017《微循环显微镜检查技术指南》规范毛细血管观测
3.ASTMF1446-19a《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校准标准》确保血流量数据可靠性
4.WS/T405-2012《血氧饱和度监测操作规范》规定动态监测流程
5.GB/T29791.3-2013《体外诊断系统性能要求》应用于凝血指标分析
1.FLIRT860红外热像仪:分辨率640480,热灵敏度<0.03℃
2.MoorVMS-LDF2激光多普勒血流仪:采样频率32Hz,深度0.5-1mm
3.OlympusBX53显微成像系统:20物镜搭配500万像素CCD相机
4.MasimoRadical-7脉搏血氧仪:灌注指数(PI)测量范围0.02%-20%
5.SysmexCS-5100凝血分析仪:采用磁珠法测纤维蛋白原
6.HelligeServomed多导生理记录仪:同步采集温度/血氧/ECG信号
7.PerimedPeriScanPIM3微循环扫描系统:扫描面积5050mm
8.ElmedEZCare冷激发试验箱:控温精度0.5℃,4-37℃可调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肢端青紫症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