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发性白内障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度测量:采用Scheimpflug成像技术量化混浊面积百分比(0-100%范围)2.对比敏感度测试:空间频率1.5-18cpd范围内阈值对比度(dB值)测定3.高阶像差分析:Zernike系数Z(3,-3)至Z(6,6)范围内RMS值测量4.前节OCT扫描:轴向分辨率≤5μm,扫描深度6mm的囊膜厚度测定5.激光散射强度检测:532nm激光激发下散射光强度(cd/m)量化检测范围1.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材料(折射率1.46-1.55)2.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(含水率18-3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度测量:采用Scheimpflug成像技术量化混浊面积百分比(0-100%范围)
2.对比敏感度测试:空间频率1.5-18cpd范围内阈值对比度(dB值)测定
3.高阶像差分析:Zernike系数Z(3,-3)至Z(6,6)范围内RMS值测量
4.前节OCT扫描:轴向分辨率≤5μm,扫描深度6mm的囊膜厚度测定
5.激光散射强度检测:532nm激光激发下散射光强度(cd/m)量化
1.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材料(折射率1.46-1.55)
2.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(含水率18-38%)
3.PMMA材质后房型人工晶体(直径6.0-7.0mm)
4.硅胶材质可折叠人工晶体(抗拉伸强度≥3MPa)
5.肝素表面改性人工晶体(接触角≤15)
1.ISO11979-7:2018《眼科植入物-人工晶体-第7部分:临床研究要求》
2.GB/T16886.5-2017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:体外细胞毒性试验》
3.ASTMF218-15《眼内透镜光学性能测试方法》
4.ISO15752:2010《眼科仪器-眼内透镜的机械性能测试》
5.GB/T26397-2011《眼科光学人工晶体》
1.PentacamHRScheimpflug相机:旋转扫描速度0.5ms/帧,可重建三维囊膜结构模型
2.OptovueiVueOCT系统:840nmSLD光源,轴向扫描速度70kHz
3.TraceyiTrace视功能分析仪:测量6mm瞳孔直径下的总高阶像差(HOA)
4.TopconSL-D701裂隙灯显微镜:配备数字化分级系统(PCO评分0-10级)
5.Haag-StreitLENSTARLS900:采用820nm红外光测量人工晶体偏心量(精度0.01mm)
6.MarcoOPD-ScanIII:多通道波前传感技术,可同步获取角膜与全眼像差数据
7.ZeissCirrusHD-OCT5000:5μm组织分辨率下进行囊膜厚度分层测量
8.NidekOPD-ScanARK-10000:自动追踪瞳孔中心偏移量(测量范围2mm)
9.HeidelbergRetinaTomographIII:共焦激光扫描技术评估后囊膜微结构变化
10.TomeyEAS-1000前节分析系统:量化后发障密度指数(NDI值0-100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后发性白内障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