轨端削角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削角角度偏差:允许公差0.5,测量基准为钢轨纵向轴线2.过渡区曲率半径:标准范围R300-R500mm(依据轨型调整)3.削切长度误差:纵向尺寸公差1.5mm4.表面粗糙度:Ra≤6.3μm(GB/T1031-2009)5.垂直/水平不对称度:最大允许偏差0.8mm6.硬化层深度:淬火区≥8mm(TB/T2344-2012)检测范围1.U75V/U71Mn热轧钢轨端部加工件2.UIC60/Euro标准合金钢轨接头3.高速铁路用60N廓形钢轨4.道岔尖轨及组合式导轨5.重载铁路用75kg/m级钢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削角角度偏差:允许公差0.5,测量基准为钢轨纵向轴线
2.过渡区曲率半径:标准范围R300-R500mm(依据轨型调整)
3.削切长度误差:纵向尺寸公差1.5mm
4.表面粗糙度:Ra≤6.3μm(GB/T1031-2009)
5.垂直/水平不对称度:最大允许偏差0.8mm
6.硬化层深度:淬火区≥8mm(TB/T2344-2012)
1.U75V/U71Mn热轧钢轨端部加工件
2.UIC60/Euro标准合金钢轨接头
3.高速铁路用60N廓形钢轨
4.道岔尖轨及组合式导轨
5.重载铁路用75kg/m级钢轨
6.焊接接头预处理区几何修正面
1.接触式测量:依据ISO22081:2017《铁路应用-轨道-钢轨几何参数测量》
2.激光三维扫描:执行GB/T30753-2014《钢轨几何尺寸检测方法》
3.超声波探伤:符合TB/T2340-2012《钢轨超声波探伤仪》要求
4.表面轮廓比对:采用ASTME1774-12标准模板验证法
5.金相显微分析:按GB/T13298-2015《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》执行
1.ZEISSO-INSPECT543多传感器测量机(三维形貌重建精度3μm)
2.KEYENCELJ-V7000系列激光轮廓仪(采样频率10kHz)
3.MITUTOYOCRYSTA-ApexS574三坐标测量机(空间精度1.9+L/300μm)
4.OLYMPUSOmniscanMX2超声波探伤仪(频率范围0.5-15MHz)
5.TESAMicro-Hite3D高度规(分辨率0.1μm)
6.FAROEdgeScanArmHD三维扫描臂(点距精度0.028mm)
7.ELCOMETER456数字式粗糙度仪(符合ISO4287标准)
8.LEICADM2700M金相显微镜(最大放大倍数1000)
9.HBMPMX数据采集系统(同步采集32通道信号)
10.RENISHAWXL-80激光干涉仪(线性测量精度0.5pp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轨端削角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