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病毒程序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抗病毒活性率:测定材料对特定病毒(如H1N1、SARS-CoV-2)的灭活效率,测试时间24-72小时。2.持久性测试:评估抗病毒效果在多次清洗或紫外线照射后的衰减程度(循环次数≥10次)。3.安全性评估:通过细胞毒性试验(MTT法)验证材料对人体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(IC50)。4.抗病毒谱测试:针对包膜病毒(流感病毒)与非包膜病毒(腺病毒)的广谱抑制能力分析。5.材料兼容性:检测涂层或添加剂对基材力学性能(拉伸强度≥15MPa)的影响。检测范围1.医用防护材料:口罩熔喷布、防护服涂层、医用手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抗病毒活性率:测定材料对特定病毒(如H1N1、SARS-CoV-2)的灭活效率,测试时间24-72小时。
2.持久性测试:评估抗病毒效果在多次清洗或紫外线照射后的衰减程度(循环次数≥10次)。
3.安全性评估:通过细胞毒性试验(MTT法)验证材料对人体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(IC50)。
4.抗病毒谱测试:针对包膜病毒(流感病毒)与非包膜病毒(腺病毒)的广谱抑制能力分析。
5.材料兼容性:检测涂层或添加剂对基材力学性能(拉伸强度≥15MPa)的影响。
1.医用防护材料:口罩熔喷布、防护服涂层、医用手套表面处理剂。
2.日化产品:抗菌洗手液、消毒湿巾、空气净化滤芯。
3.纺织品:抗病毒窗帘、床品纤维及功能性服装面料。
4.包装材料:食品级抗病毒薄膜、药品包装复合层。
5.家电涂层:冰箱内壁抗菌层、空调滤网纳米涂层。
1.ISO18184:2019《纺织品抗病毒活性测试》——定量分析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灭活率。
2.ASTME1052-20《抗病毒制剂功效评估标准》——采用空斑减少法测定药剂有效性。
3.GB/T21551.3-2010《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抗菌功能》——规定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≥99%。
4.GB15979-2002《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》——要求病毒灭活率≥90%且无细胞毒性。
5.JISZ2801:2010《抗菌加工制品性能评价》——通过贴膜法测定24小时抑菌效果。
1.ThermoScientificMultiskanSkyHigh酶标仪:用于吸光度测量病毒载量(波长450nm5nm)。
2.BDFACSCantoII流式细胞仪:定量分析病毒感染细胞比例(分辨率0.1%)。
3.ZeissAxioObserver7倒置荧光显微镜:观察病毒空斑形成单位(PFU)数量。
4.ShimadzuAG-XPlus万能试验机:测试材料拉伸强度(量程50kN0.5%)。
5.MemmertHPP750恒温恒湿箱:模拟极端环境下的抗病毒性能(温度范围-40℃~100℃)。
6.SartoriusCubisII微量天平:精确称量病毒样本(精度0.001mg)。
7.EppendorfMastercyclerX50PCR仪:扩增病毒RNA用于定量分析(控温精度0.1℃)。
8.MalvernZetasizerNanoZSP粒径分析仪:测定纳米抗病毒颗粒分散度(粒径范围0.3nm~10μm)。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抗病毒程序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