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化剂活性测试:温度范围-40~1000℃,压力0.1~10MPa,空速1000~50000h⁻¹
选择性分析:目标产物转化率≥95%,副产物生成率≤0.5%
抗硫/水热稳定性评估:H₂S浓度50~200ppm,水蒸气含量5~20vol%
比表面积测定:BET法,孔径分布0.35~500nm,误差≤±3%
金属分散度检测:CO化学吸附法,分散度≥50%,粒径分布1~10nm
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(DOC/SCR/GPF)
工业固定源脱硝催化剂(V₂O₅-WO₃/TiO₂体系)
氢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
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
挥发性有机物(VOCs)催化氧化材料
ASTM D5758-2019: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剂活性测试规范
ISO 9277:2022:静态容量法测定BET比表面积
GB/T 19587-2017:气体吸附法测定孔径分布
ISO 18852:2015:激光衍射法测定催化剂颗粒尺寸
ASTM UOP996-2015:程序升温还原(TPR)表征氧化态催化剂
化学吸附分析仪(Micromeritics AutoChem II 2920):TPD/TPR/TPO表征
全自动微反装置(PID EngTech Microactivity-Effi):多通道平行反应测试
BET比表面积分析仪(Micromeritics ASAP 2460):0.01~1000m²/g测量范围
X射线衍射仪(PANalytical Empyrean):晶相结构分析,2θ角5°~90°
原位红外光谱系统(Thermo Fisher Nicolet iS50):反应过程分子吸附态监测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催化还原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