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形温度(DT):测定样品开始变形的温度点,范围800-1500℃(还原性气氛)
软化温度(ST):记录样品高度收缩至原高度3/4的温度,精度±5℃
半球温度(HT):观测样品形成半球形态的温度,测量误差≤2%
流动温度(FT):测定熔体完全流动的温度,最高检测限1600℃
特征温度重现性:重复测试3次,偏差值≤15℃
动力煤及煤化工原料灰分
冶金行业造渣辅料(石灰石、白云石)
陶瓷原料(高岭土、长石粉)
工业废渣(粉煤灰、气化渣)
耐火材料(硅酸铝、氧化镁制品)
ASTM D1857:煤灰熔融性标准测试法(弱还原性气氛)
ISO 540:固体矿物燃料灰熔融性测定(氧化/还原双气氛)
GB/T 219: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(国标强制方法)
ISO 21404:固体生物燃料灰熔融特性测定
GB/T 38164:含碳物料灰熔融温度测定规范
HT-1800高温灰熔融性测定仪(德国某品牌):温度范围0-1700℃,配备CCD图像采集系统
AF-700全自动灰熔点分析仪(日本某品牌):双气氛控制系统(CO₂/H₂混合气路)
IRIS-2000红外图像处理系统:分辨率1280×1024,0.1℃/s升温速率控制
GSL-1700管式气氛炉:最高工作温度1700℃,氧探头在线监测系统
STA-409同步热分析仪(德国NETZSCH):TG-DSC联用,温度精度±0.5℃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灰熔点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