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热稳定性测试(温度范围:200-400℃,持续时间:500小时)
2. 导热系数测定(测试温度梯度:10-50℃/cm)
3. 运动粘度分析(测试温度点:40℃/100℃/150℃,剪切速率:1000 s⁻¹)
4. 金属腐蚀性试验(试片材质:碳钢/铜/铝/不锈钢,暴露时间:720小时)
5. 闪点与自燃点测试(开口杯法/闭口杯法)
6. 氧化安定性评估(氧气流量:3 L/h,测试周期:300小时)
1. 矿物油型导热油(L-QB/L-QC系列)
2. 合成烃类传热流体(联苯-联苯醚混合物)
3. 熔融盐体系(硝酸钾-亚硝酸钠共晶体系)
4. 水基传热介质(乙二醇溶液/去离子水)
5. 液态金属介质(钠钾合金/镓基合金)
6. 有机硅类高温导热油
1. ASTM D6743:导热油热分解率测定法
2. ISO 22007-2:瞬态平面热源法测导热系数
3. GB/T 265: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
4. ASTM D92:克利夫兰开口杯闪点测试
5. GB/T 23800: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测定法
6. ASTM D130:铜片腐蚀性试验(100℃×3h)
1. 热重分析仪TGA 5500(TA Instruments):执行热分解率测定,温度精度±0.1℃
2. Hot Disk TPS 2500S导热系数仪:符合ISO 22007标准,量程0.005-500 W/(m·K)
3. 全自动运动粘度计AMVn-500(安东帕):温控范围-40~200℃,符合GB/T 265要求
4. 闭口闪点测试仪MINIFLASH TOUCH(Grabner):ASTM D6450标准,量程40-370℃
5. 高温氧化试验箱BTU-1000A(Espec):氧浓度控制精度±0.1%,最高温度450℃
6. 旋转腐蚀试验仪RCE-300(科瑞):支持多材质试片同步测试
7. 激光闪射法导热仪LFA 467 HyperFlash(耐驰):测量速度<3秒/样品
8. 全自动表面张力仪DCAT25(德飞):接触角测量精度±0.1°
9. 高温高压反应釜PARR 4575系列:最大压力5000psi,温度精度±0.5℃
10. ICP-OES光谱仪iCAP PRO XPS(赛默飞):金属元素检出限0.01ppm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加热介质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