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表面硬度测试:采用洛氏硬度计HRC标尺(58-62)测量接触面硬化层深度
2.动态扭矩强度: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交变载荷测试(0-3000Nm循环加载)
3.微观形貌分析:扫描电镜(SEM)观测表面缺陷(裂纹深度≤5μm)
4.同轴度误差:三坐标测量仪检测安装基准面跳动量(≤0.015mm)
5.疲劳寿命验证:高频振动台执行轴向交变应力测试(≥1×10^7次循环)
1.合金钢锥榖总成(20CrMnTi/42CrMo材质)
2.不锈钢精密组件(316L/17-4PH耐蚀型)
3.钛合金航空级套件(TC4/TC11高温型)
4.粉末冶金烧结件(密度≥7.2g/cm³)
5.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件(Si3N4/ZrO2基体)
1.ASTME18-22《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》
2.ISO898-1:2022《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与螺钉》扭矩测试规范
3.GB/T10610-2018《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粗糙度》
4.ASTMF606-22a《紧固件机械性能试验方法》轴向疲劳测试条款
5.GB/T3075-2021《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》
1.HexagonGlobalClassic07.10.07三坐标测量机(空间精度1.9+3L/1000μm)
2.Zwick/RoellZHU250液压万能试验机(最大载荷250kN)
3.MitutoyoSJ-410表面粗糙度仪(测量范围±800μm)
4.BrukerContourGT-K光学轮廓仪(垂直分辨率0.1nm)
5.MTSTytron250扭矩测试系统(采样频率10kHz)
6.Instron8874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(频率范围0.01-100Hz)
7.OlympusDSX1000数码显微镜(放大倍数20-7000×)
8.ThermoScientificARL4460直读光谱仪(元素分析精度±0.001%)
9.KeysightD9020A高频振动台(加速度峰值100g)
10.CarlZeissSigma500场发射扫描电镜(分辨率1nm@15kV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高档锥榖总成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