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尺寸精度:外径公差0.05mm-0.5mm(视规格),壁厚偏差≤10%,椭圆度≤0.8%
2.力学性能:抗拉强度≥300MPa(低碳钢),屈服强度≥200MPa,延伸率≥15%
3.表面质量:粗糙度Ra≤1.6μm,划痕深度≤0.05mm,无折叠裂纹
4.化学成分:碳含量0.08%-0.25%(C1020),铬含量16%-18%(304不锈钢)
5.金相组织:晶粒度级别6-8级(ASTME112),非金属夹杂物≤B1级
1.不锈钢拉制管:304/316奥氏体不锈钢管
2.铜合金管:H62/H65黄铜管、BFe10-1-1白铜管
3.碳素结构钢管:20#/45#冷拔精密管
4.铝合金管:6061/6063-T6状态薄壁管
5.钛合金管:Gr2/Gr5医用级无缝管
1.尺寸测量:ASTME213(超声测厚)、GB/T3639(千分尺法)
2.拉伸试验:ISO6892-1(室温试验)、GB/T228.1(速率控制)
3.化学成分:ASTME1473(光电直读光谱)、GB/T223(化学滴定)
4.表面检测:ISO11484(磁粉探伤)、GB/T7735(涡流探伤)
5.金相分析:ASTME3(试样制备)、GB/T13298(显微镜法)
1.万能试验机:Instron5985(300kN容量,应变速率控制)
2.三坐标测量仪:HexagonGlobalS7.10.7(精度1.5μm+L/250)
3.直读光谱仪:ARL3460(可测C/S/P等痕量元素)
4.超声波探伤仪:OlympusEPOCH650(128聚焦通道)
5.金相显微镜:ZeissAxioImagerM2m(5000倍自动分析)
6.粗糙度仪:MitutoyoSJ-410(评估长度0.25mm-12.5mm)
7.涡流检测系统:FoersterDEFECTOMATD7.12(多频检测)
8.X射线衍射仪:BrukerD8ADVANCE(残余应力分析)
9.硬度计:WilsonVH3300(维氏/布氏/洛氏多标尺)
10.热膨胀仪:NetzschDIL402C(-150℃~1550℃热变形测试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拉制管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