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堆积密度:测试范围0.25-0.75g/cm(依据粒径分级)
2.粒径分布:D10-D90值测定(1μm至5mm区间)
3.比表面积:BET法测定(50-800m/g)
4.孔容孔径:压汞法测试(孔径范围2-100nm)
5.热稳定性:TGA法测定失重率(25-800℃)
6.重金属含量:ICP-OES法检测(Pb/Cd/As/Hg≤10ppm)
7.挥发性物质:GC-MS法分析(VOC≤0.5%)
1.工业级硅胶干燥剂(蓝色/橙色指示型)
2.食品级硅胶制品(烘焙模具/密封圈)
3.医用硅胶植入材料(乳房假体/导管)
4.电子级封装硅胶(LED/PCB封装材料)
5.色谱用硅胶填料(C18/C8键合相)
6.催化剂载体硅胶(贵金属负载型)
1.ASTMD7481-18:堆积密度标准测试法
2.ISO13320-1:2020:激光衍射法粒度分析
3.GB/T6288-2021:气体吸附法比表面积测定
4.ISO15901-2:2022:压汞法孔结构分析
5.GB/T2918-2018:热重分析法操作规范
6.GB31604.1-2015:食品接触材料重金属检测
7.ISO18562-3:2020: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估
1.马尔文Mastersizer3000:激光粒度分析仪(0.01-3500μm)
2.麦克ASAP2460: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
3.TA仪器Q500:高精度热重分析仪(0.1μg分辨率)
4.赛默飞iCAPPRO: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
5.安捷伦7890B/5977B: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
6.QuantachromePoremasterGT60:全自动压汞仪(0.003-1000μm)
7.BrookfieldDV2T:旋转粘度计(1-107mPas量程)
8.MettlerToledoXSE205:微量天平(0.01mg精度)
9.LabconcoFreeZone:真空冷冻干燥系统
10.MemmertUF260:恒温恒湿老化试验箱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堆积硅胶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