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温度场分布:监测轴向/径向温度梯度(±5℃精度),记录最高温区持续时间(≥30min)
2. 热流密度:测定单位面积传热量(0-500kW/m²量程)
3. 气体成分分析:O₂(0-21%vol)、CO(0-1000ppm)、NOx(0-500ppm)在线监测
4. 材料相变点:DSC法测定晶型转变温度(±1℃重复性)
5. 机械性能变化:高温抗压强度(20-200MPa)、热震稳定性(循环次数≥50次)
1. 水泥回转窑熟料煅烧带(1250-1450℃工况)
2. 金属氧化物煅烧制品(TiO₂、Al₂O₃等)
3. 陶瓷坯体高温烧结带(800-1600℃梯度)
4. 催化剂载体焙烧处理段(400-800℃可控气氛)
5. 耐火材料热处理区(常温-1800℃循环测试)
1. ASTM E1256-17 非接触式高温测量标准
2. ISO 11357-3:2018 差示扫描量热法相变分析
3. GB/T 7321-2017 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
4. ASTM C133-97(2015) 耐火材料冷压强度测试
5. ISO 18894:2018 焦化产品显微结构金相分析
6. GB/T 3074.1-2020 高铝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
1. FLIR T1020红外热像仪:2560×2048分辨率,-40~2000℃量程
2. Netzsch STA 449 F5同步热分析仪:DSC-TG同步测量,最高1650℃
3. Malvern Panalytical Empyrean XRD:高温原位晶体结构分析
4. HORIBA PG-350气体分析仪:NDIR原理多组分同步检测
5. Instron 8862高温万能试验机:1800℃环境箱,100kN载荷
6. Olympus GX53高温金相显微镜:500×显微观察带加热台
7. Kistler 9129AA水冷式压力传感器:0-50bar动态压力监测
8. Hukseflux HFP01热流传感器:±3%精度,-30~150℃工作范围
9. Agilent 7900 ICP-MS:痕量元素迁移特性分析
10. Zwick Roell DYNATUP 9250HV:高温冲击试验(20-300J能量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煅烧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