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温度分布均匀性:表面温差≤±5℃,轴向梯度≤8℃/m
2. 冷却速率控制:0.5-3.0℃/s可调范围偏差≤±10%
3. 残余应力分析:表面残余压应力≥200MPa,层深偏差≤0.15mm
4. 金相组织检验:马氏体含量≥95%,残余奥氏体≤4%
5. 变形量测量:直线度误差≤0.1mm/m,平面度≤0.08mm/㎡
1. 碳素结构钢(Q235B、45#钢等)热处理工件
2. 合金结构钢(40Cr、42CrMo等)传动部件
3. 不锈钢(304、316L)耐蚀构件
4. 工具钢(Cr12MoV、H13)模具组件
5. 特种合金(Inconel718、Ti-6Al-4V)航空部件
1. ASTM E230/E230M-2021 热电偶温度测量规范
2. ISO 643:2019 钢的显微组织检验标准
3. GB/T 13320-2007 金属材料金相图谱评定方法
4. ASTM E837-2020 钻孔法残余应力测试规程
5. GB/T 2975-201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规范
1. FLIR T865红外热像仪:温度分辨率0.03℃,测温范围-40~1500℃
2. Zwick Roell Z100万能试验机:载荷精度±0.5%,位移分辨率1μm
3. 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5000倍光学放大,自动图像分析系统
4. HBM Spider8数据采集系统:32通道同步采样,采样率200kHz
5. Prism CMM三坐标测量机:空间精度(1.9+L/250)μm,激光扫描功能
6. Instron 8862动态疲劳试验机:±100kN动态载荷,频率范围0.001-100Hz
7. Elcometer 456涂层测厚仪:量程0-2000μm,精度±1%读数
8. Fluke 62 Max+接触式测温仪:响应时间500ms,K型热电偶输入
9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残余应力分析精度±10MPa
10. KEYENCE LJ-V7000激光位移计:分辨率0.01μm,采样频率392kHz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梁式二次冷却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