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厚度公差:0.005mm(基准面全周测量)
2.表面硬度:HRC45-50(洛氏硬度C标尺)
3.平面度误差:≤0.008mm/m(三点支撑法测量)
4.表面粗糙度:Ra≤0.8μm(轮廓算术平均偏差)
5.齿形精度:JISB1702-3级(渐开线齿形误差≤0.015mm)
6.平行度公差:0.012mm(相对基准面测量)
7.材料成分:Cr含量12%-14%(光谱分析法)
1.合金钢制调整垫(SCM440/42CrMo4材质)
2.不锈钢调整垫(SUS440C/9Cr18材质)
3.铜合金调整垫(C5191磷青铜材质)
4.工程塑料调整垫(PEEK/PTFE复合材料)
5.表面处理件(氮化层≥0.15mm/DLC涂层)
6.高温工况专用垫片(工作温度≥300℃)
1.GB/T1214.2-2019《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第2部分:尺寸测量器具》厚度测量规范
2.ASTME10-18《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方法》硬度测试标准
3.ISO12180-2:2018《产品几何技术规范(GPS)圆柱度》平面度评定方法
4.GB/T1031-2009《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》接触式测量规程
5.JISB1702:2016《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》齿形投影比对法
6.ISO6892-1:2019《金属材料拉伸试验》材料强度验证标准
1.MitutoyoCRYSTA-ApexS系列三坐标测量机(三维尺寸分析)
2.Mitutoyo293-831-30数显千分尺(分辨率0.001mm)
3.ZwickRoellZHU250液压万能试验机(载荷精度0.5%)
4.TaylorHobsonFormTalysurfPGINOVUS轮廓仪(Ra测量范围0.01-10μm)
5.OlympusGX53工业显微镜(500倍表面缺陷观测)
6.QnessQ60A+自动显微硬度计(HV/HK/HRC多标尺转换)
7.KeyenceIM-8000系列图像尺寸测量仪(非接触式快速检测)
8.BrukerQ4TASMAN直读光谱仪(元素分析精度0.01%)
9.ZeissO-INSPECT复合式测量系统(光学+接触式复合测量)
10.HexagonAbsoluteARM七轴便携测量臂(现场快速校准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二轴六档齿调整垫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