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扩散系数交互作用(温度范围:-196℃~1200℃,压力条件:10-3~103Pa)
电导率活化能耦合效应(频率范围:10-2~106Hz)
界面结合强度衰减系数(载荷精度:0.1N)
化学吸附能协同因子(比表面积测量精度:0.05m2/g)
应力腐蚀交互指数(应变速率:10-6~10-3s-1)
金属合金高温蠕变交互体系
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反应体系
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变耦合体系
电子封装材料热-力耦合体系
生物医用材料体液腐蚀-疲劳复合体系
ASTME1461-13瞬态平面热源法测定热扩散系数
ISO18516:2019表面化学分析-界面结合强度测试规范
GB/T13345-2022金属材料应力腐蚀试验方法
ASTMG59-97(2020)电化学阻抗谱测量标准
ISO18754:2020精细陶瓷界面能量测定规程
LinseisTFA457热常数分析仪(热扩散系数测量精度3%)
Instron5985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范围300kN)
GamryReference3000电化学工作站(电流分辨率1pA)
MicromeriticsASAP2460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(孔径测量范围3.5-5000)
TAInstrumentsQ800动态机械分析仪(频率范围0.01-200Hz)
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(角度精度0.0001)
FEIQuanta650FEG环境扫描电镜(分辨率1.2nm)
MalvernZetasizerNanoZSP纳米粒度分析仪(粒径范围0.3nm-10μ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交互作用系数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