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显像剂浓度测定:要求浓度范围为0.5-1.5 mg/mL,误差≤±5%;
2. 放射性活度校准:活度控制在18.5-37 MBq/kg体重;
3. 图像分辨率评估:空间分辨率≥4 mm(FWHM);
4. 靶本底比值(TBR)计算: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比值≥2:1;
5. 辐射剂量监测:患者全身吸收剂量≤5 mSv。
1.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(如Meckel憩室);
2. 胃食管反流病(GERD)并发症评估;
3. 术后胃肠吻合口黏膜状态监测;
4.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定位;
5. 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药物分布验证。
1. ASTM F640-12(放射性药物显影标准化流程);
2. ISO 13485:2016(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);
3. GB/T 16137-2021(核医学影像质量控制规范);
4. GBZ 120-2020(临床核医学放射防护标准);
5. SNMMI实践指南(胃黏膜异位显像技术规范)。
1. SPECT/CT扫描仪(SIEMENS Symbia Intevo Bold):实现三维断层融合成像;
2. γ相机(GE Millennium MG750):能量分辨率≤9.5%;
3. 活度计(CAPINTEC CRC-55tR):测量精度±2%;
4. 放射化学合成模块(Eckert & Ziegler Modular Lab):支持Tc-99m标记;
5. 剂量校准仪(PTW UNIDOS E):量程覆盖1 μSv/h至10 Sv/h;
6. 图像分析工作站(Hermes Medical Solutions Hybrid Viewer):支持TBR自动计算;
7. 辐射防护监测仪(Thermo Fisher RadEye PRD):实时剂量率报警功能。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异位胃粘膜显象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