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颗粒尺寸分布:测量D10/D50/D90特征值及全量程分布曲线
2.中值粒径(D50):确定50%累积体积对应的粒径临界值
3.粒径分布宽度(Span值):计算(D90-D10)/D50表征分布离散度
4.比表面积测定:基于BET理论测量单位质量颗粒总表面积
5.堆积密度测试:按GB/T16913测定振实密度与松装密度比值
1.金属粉末:钛合金/铝合金等3D打印及冶金用粉末
2.陶瓷原料:氧化铝/碳化硅等精密陶瓷造粒粉体
3.制药颗粒:片剂原料药微粉化颗粒及缓释微球
4.化工催化剂:分子筛/活性氧化铝载体材料
5.食品添加剂:乳糖/柠檬酸等结晶颗粒物
1.激光衍射法:ASTMB822-20/ISO13320:2020/GB/T19077-2016
2.动态光散射法:ISO22412:2017纳米颗粒测量标准
3.筛分分析法:GB/T6003.1-2012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
4.图像分析法:ISO13322-2:2021动态颗粒形态表征
5.沉降法:GB/T15445.1-2008重力沉降原理分级
1.马尔文Mastersizer3000:激光衍射仪,量程0.01-3500μm
2.布鲁克海文BI-90Plus:动态光散射仪,测量1nm-6μm纳米颗粒
3.麦奇克S3500:三通道激光粒度仪,符合ISO13320标准
4.岛津SALD-7500nano:纳米粒度分析仪带紫外激光源
5.新帕泰克HELOS系列:干湿法两用激光衍射系统
6.丹东百特BT-9300ST:静态光散射结合离心沉降技术
7.欧美克LS-POP(6):全自动喷雾干燥样品分散系统
8.赛默飞世尔PartikelgrenanalysatorPSSA:超声辅助在线监测装置
9.安捷伦Cary630FTIR:红外光谱联用粒度分析模块
10.莱驰CamsizerX2:动态图像分析系统带双CCD相机配置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粒度分类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