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孔径误差:测量实际孔径与设计值的偏差范围(0.05mm)
2.深度偏差:采用激光测距法验证盲孔深度(精度0.02mm)
3.位置精度:评估孔中心坐标偏移量(公差0.03mm)
4.孔壁粗糙度:Ra值控制在0.8μm以内(白光干涉仪测量)
5.残留物厚度:化学蚀刻残留层≤5μm(XRF荧光光谱法)
1.高密度互连PCB电路板的微盲孔结构(孔径≤0.15mm)
2.航空航天钛合金紧固件的应力释放盲孔
3.汽车发动机缸体润滑通道的深盲孔(深度>50mm)
4.医疗器械不锈钢部件的生物兼容性盲孔
5.光学器件陶瓷基板的导光盲孔阵列
1.ASTME3-11金相分析法:用于截面剖切后的残留物厚度测量
2.ISO1101:2017几何公差标准:规范位置度与形状公差评定
3.GB/T1804-2000未注公差标准:适用于常规盲孔尺寸验收
4.IPC-6012EClass3级规范:高可靠性PCB盲孔验收准则
5.ASMEB46.1表面纹理标准:定义孔壁粗糙度评价体系
1.奥林巴斯OmniScanX3超声波探伤仪:可探测深度80mm内的内部缺陷
2.三丰QuickVisionElite光学测量系统:实现0.5μm级孔径测量精度
3.蔡司CONTURAG2三坐标测量机:三维空间位置度误差分析
4.KeyenceVK-X1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Ra值测量分辨率达0.01μm
5.ThermoScientificNitonXL5XRF光谱仪:金属残留物成分分析
6.MitutoyoSJ-410表面粗糙度仪:接触式孔壁纹理测量
7.OGPSmartScopeFlash500多传感器系统:复合式几何量测
8.HitachiTM4000台式电子显微镜:5000倍率下的微观缺陷观测
9.HexagonAbsoluteArm7轴测量臂:大尺寸工件现场检测
10.BrukerContourGT-K光学轮廓仪:非接触式三维形貌重建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埋盲孔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