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孔隙率检测:测量开孔率(0.1%-99.9%)、闭孔率(误差≤0.5%)及连通孔隙比例
2.压缩强度测试:测定准静态载荷下屈服强度(0.1-500MPa)、破坏应变(0.1%-80%)
3.弹性模量分析:动态力学分析频率范围0.01-100Hz,温度范围-150℃~600℃
4.孔径分布测定:扫描电镜测量孔径尺寸(10nm-10mm),统计分布均匀性
5.疲劳寿命评估:高频循环加载(1-50Hz)至结构失效的循环次数记录
1.金属增材制造点阵结构:钛合金/铝合金轻量化构件(孔隙率50-95%)
2.高分子多孔材料:PLA/TPU热塑性弹性体蜂窝结构(孔径0.1-5mm)
3.陶瓷基复合材料:碳化硅/氧化铝高温过滤结构(耐温≥1600℃)
4.生物医学植入物:钛基骨支架(孔径200-800μm)
5.航空航天吸能结构:镍基超合金抗冲击点阵(能量吸收≥50MJ/m)
1.ASTME9:2022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标准方法
2.ISO13314:2011多孔金属压缩性能测定规范
3.GB/T1965-2020多孔陶瓷弹性模量测试方法
4.ASTMD3574-22软质多孔材料压陷硬度试验标准
5.ISO4638:2023刚性多孔塑料压缩蠕变测定
1.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:最大载荷50kN,配备激光引伸计(精度0.5μm)
2.BrukerSkyscan1272显微CT系统:分辨率0.4μm,支持三维孔隙重构分析
3.NetzschDMA242E动态热机械分析仪:频率分辨率0.001Hz,温控精度0.1℃
4.KeyenceVHX-7000数字显微镜:5000倍光学放大,自动孔径统计功能
5.MTSLandmark液压伺服疲劳机:100Hz高频加载能力,载荷精度0.25%FS
6.QuantachromeAutosorb-iQ全自动比表面分析仪:孔径测量范围0.35-500nm
7.ZwickRoellZ100电子万能试验机:配备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(采样率1000Hz)
8.OlympusDSX1000数码金相显微镜:景深合成技术实现复杂表面三维形貌重建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点阵结构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