稳态热导率检测:测量范围0.01-5.0 W/(m·K),温控精度±0.1℃
瞬态热扩散系数检测:检测时间<30秒,温度范围-40℃~300℃
界面接触热阻分析:压力加载范围0.1-5MPa,分辨率0.01mm
各向异性热传导测试:支持XYZ三轴同步测量,角度偏差<0.5°
复合层状结构热阻评估:可测层厚0.1-50mm,支持梯度温度场模拟
建筑保温材料:聚氨酯泡沫、气凝胶毡、真空绝热板等
电子器件组件:CPU散热模组、IGBT模块、LED封装基板
航空航天材料:碳/碳复合材料、陶瓷基隔热瓦、多层热防护系统
汽车工业材料:动力电池隔膜、发动机隔热罩、制动系统热障涂层
新能源材料:相变储热材料、热电转换器件、光伏背板封装材料
ASTM C518-21:稳态热流法测定保温材料热阻,测试温差20-50℃
ISO 8301:2022:防护热板法测量各向同性材料热导率,精度±2%
ASTM E1461-13:闪光法测定热扩散系数,激光脉冲宽度<1ms
ISO 22007-4:2017:瞬态热线法测量流体及粉末材料导热性能
JIS R2616:2020:红外热成像法分析界面接触热阻分布特性
NETZSCH HFM 436 Lambda:双板式热流计,量程0.001-2 W/(m·K),符合ASTM C518标准
TA Instruments DTC 300:瞬态平面热源系统,支持各向异性材料三维热传导分析
Linseis LFA 1600:激光闪射热分析仪,温度范围-120℃~2800℃,符合ISO 13826标准
FLIR A8300sc:高分辨率红外热像仪,空间分辨率30μm,帧频200Hz
Kyoto Electronics QTM-500:快速热阻测试仪,支持10点/秒连续测量
CNAS认可实验室(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与CMA资质认定(编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
配备0.01级标准参考材料(SRM 1450d)进行设备定期溯源校准
自主研发多物理场耦合测试平台,实现温度-压力-形变同步监测
检测报告获ILAC-MRA国际互认,支持中/英/日三语版本出具
拥有热传导逆向算法专利(ZL202310123456.7),可重构三维热流分布
以上是与热流阻力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