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斯菊黄萎病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病原菌分离培养:采用PDA培养基(pH6.80.2),25℃暗培养5-7天观察菌落形态及产孢结构2.分子生物学检测:ITS序列扩增(引物ITS1/ITS4),PCR扩增条件:94℃预变性5min→35循环(94℃30s/55℃30s/72℃1min)3.毒素含量测定:镰刀菌酸(FA)定量分析(HPLC-MS法),检出限0.01μg/g4.生理指标分析:叶片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测定(愈创木酚法),波长470nm5.抗性基因筛查:FOC基因特异性探针(FocTR4-F/R),杂交温度420.5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病原菌分离培养:采用PDA培养基(pH6.80.2),25℃暗培养5-7天观察菌落形态及产孢结构
2.分子生物学检测:ITS序列扩增(引物ITS1/ITS4),PCR扩增条件:94℃预变性5min→35循环(94℃30s/55℃30s/72℃1min)
3.毒素含量测定:镰刀菌酸(FA)定量分析(HPLC-MS法),检出限0.01μg/g
4.生理指标分析:叶片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测定(愈创木酚法),波长470nm
5.抗性基因筛查:FOC基因特异性探针(FocTR4-F/R),杂交温度420.5℃
1.波斯菊种子健康性检测(带菌率≤0.3%)
2.育苗基质微生物负荷量(cfu/g≤110⁴)
3.成株维管束褐变程度分级(0-4级标准)
4.灌溉水镰刀菌孢子浓度(MPN/L≤50)
5.土壤病原菌存活量(qPCR定量≥10拷贝/g为阳性)
1.ISO21458:2008《植物病原镰刀菌毒素测定-HPLC法》
2.GB/T3543.5-1995《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健康检验》
3.ASTMD8083-16《土壤中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检测标准》
4.SN/T1809-2006《进出境植物检疫镰刀菌鉴定方法》
5.ISO16140-3:2021《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规范》
1.Bio-RadT100ThermalCycler(梯度PCR仪):DNA扩增
2.ThermoScientificDionexUltimate3000HPLC(高效液相色谱):毒素分离
3.OlympusBX53荧光显微镜(400):孢子形态观察
4.ThermoNanoDrop2000分光光度计(波长范围190-840nm):核酸浓度测定
5.EppendorfCentrifuge5430R(最大转速15,300rpm):样品前处理
6.MettlerToledoXS205电子天平(精度0.01mg):精密称量
7.MemmertIPP110培养箱(控温精度0.1℃):病原菌培养
8.IlluminaMiSeq测序平台(读长2300bp):全基因组分析
9.SartoriusMilli-QIntegral纯水系统(电阻率18.2MΩcm):试剂配制
10.PerkinElmerEnSpire多模式读板器(波长范围230-1000nm):酶活测定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波斯菊黄萎病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