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回收装置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热交换效率测试:测量显热/潜热回收率(≥75%)、温差损失(≤5℃)及传热系数(≥50W/(mK))。2.气密性检测:泄漏率≤1.5%(GB/T14296-2008),压力波动范围2kPa(ISO5167)。3.耐压强度验证:静态承压≥1.5倍工作压力(GB/T16411-2008),爆破压力≥3倍设计压力。4.材料成分分析:不锈钢Cr含量≥16%、Ni≥10%(ASTMA240),涂层附着力≥5MPa(ISO4624)。5.表面温度均匀性:温差≤8℃(ASTMC1103),红外热成像分辨率≤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热交换效率测试:测量显热/潜热回收率(≥75%)、温差损失(≤5℃)及传热系数(≥50W/(mK))。
2.气密性检测:泄漏率≤1.5%(GB/T14296-2008),压力波动范围2kPa(ISO5167)。
3.耐压强度验证:静态承压≥1.5倍工作压力(GB/T16411-2008),爆破压力≥3倍设计压力。
4.材料成分分析:不锈钢Cr含量≥16%、Ni≥10%(ASTMA240),涂层附着力≥5MPa(ISO4624)。
5.表面温度均匀性:温差≤8℃(ASTMC1103),红外热成像分辨率≤0.1℃。
1.板式热回收装置:铝/不锈钢波纹板结构。
2.转轮式全热交换器:硅胶/分子筛吸附材料。
3.热管式余热回收器:铜/铝复合管材。
4.壳管式冷凝回收系统:钛合金/碳钢壳体。
5.陶瓷蓄热体:蜂窝陶瓷(堇青石/莫来石基材)。
1.ASTMC1103-20:气-气换热器动态效率测试。
2.ISO5801-2017:工业风机与热回收系统流量-压力联合试验。
3.GB/T14296-2008: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性能评定。
4.EN308-2017:换热器传热系数计算与验证方法。
5.GB/T16411-2008:家用燃气器具湿热工况耐久性测试。
1.Testo350烟气分析仪:测量CO/NOx浓度(精度1ppm)、O₂含量(0.2%)。
2.FlukeTi480红外热像仪:温度分辨率0.05℃,空间分辨率1.1mrad。
3.TSI8380风量罩:量程0-10000m/h(误差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热回收装置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