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气混合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浓度:涵盖苯系物、醛酮类等120种组分,检测限0.1-5000μg/m2.PM2.5/PM10颗粒物质量浓度:粒径范围≤2.5μm/≤10μm,分辨率0.1μg/m3.二氧化硫(SO₂)含量:量程0-5000ppb,精度1%FS4.氮氧化物(NOx)总量:包括NO/NO₂分项测量,响应时间≤30秒5.氧气(O₂)与二氧化碳(CO₂)占比:O₂测量误差≤0.1vol%,CO₂量程0-20%检测范围1.工业排放气体:石化厂烟囱废气、化学生产尾气2.室内空气质量:办公楼、学校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浓度:涵盖苯系物、醛酮类等120种组分,检测限0.1-5000μg/m
2.PM2.5/PM10颗粒物质量浓度:粒径范围≤2.5μm/≤10μm,分辨率0.1μg/m
3.二氧化硫(SO₂)含量:量程0-5000ppb,精度1%FS
4.氮氧化物(NOx)总量:包括NO/NO₂分项测量,响应时间≤30秒
5.氧气(O₂)与二氧化碳(CO₂)占比:O₂测量误差≤0.1vol%,CO₂量程0-20%
1.工业排放气体:石化厂烟囱废气、化学生产尾气
2.室内空气质量:办公楼、学校及住宅的密闭空间
3.汽车尾气排放:汽油/柴油发动机燃烧产物
4.医疗洁净室:手术室无菌环境气体组分监控
5.电子车间:半导体制造中的惰性气体混合比
1.VOCs分析:ASTMD6196-23(热脱附-GCMS法)、GB/T18883-2002(吸附管采样)
2.PM测定:ISO9096:2017(滤膜称重法)、GB/T16157-1996(β射线吸收法)
3.SO₂/NOx检测:HJ1131-2020(紫外荧光法)、ISO7934:2021(化学发光法)
4.O₂/CO₂测定:GB/T16157-1996(顺磁氧分析)、ASTMD6348-12e1(NDIR红外法)
5.多组分联测:ISO12963:2017(FTIR光谱法)
1.Agilent7890B气相色谱仪:VOCs定性定量分析,检出限0.01ppb
2.ThermoScientific43i二氧化硫分析仪:脉冲紫外荧光技术,量程0-100ppm
3.TSI8533粉尘监测仪:β射线衰减原理,PM2.5/PM10同步测量
4.HoribaPG-350便携式气体分析仪:NDIR+电化学传感器,支持O₂/CO₂/NOx多参数
5.BrukerALPHAII傅里叶红外光谱仪:FTIR联用技术,实时监测200种气体组分
6.TeledyneAPIT200UP化学发光分析仪:NOx专用检测模块,精度0.5ppb
7.PerkinElmerClarusSQ8GC-MS系统:TO-15方法认证设备
8.SickMaihakS710多组分分析系统:工业级在线监测模块
9.AeroqualS500手持式传感器:PID技术快速筛查VOCs
10.Testo350烟气分析仪:符合EN15267认证的移动式解决方案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空气混合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