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离子发射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正离子发射电流密度:测量范围1nA/cm-10mA/cm,精度0.5%2.离子能量分布:分析范围0.1-100eV,分辨率≤0.5eV3.表面功函数:测试精度0.02eV4.热场发射稳定性:连续监测72小时以上5.二次电子产额:测量范围0.1-5.0检测范围1.半导体材料(GaAs、SiC等)2.场发射显示器阴极涂层3.航天器表面导电薄膜4.电子显微镜钨灯丝5.核聚变装置第一壁材料检测方法国际标准:ASTMF617-22(热场发射测试)、ISO21485:2019(表面功函数测定)国家标准:G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正离子发射电流密度:测量范围1nA/cm-10mA/cm,精度0.5%
2.离子能量分布:分析范围0.1-100eV,分辨率≤0.5eV
3.表面功函数:测试精度0.02eV
4.热场发射稳定性:连续监测72小时以上
5.二次电子产额:测量范围0.1-5.0
1.半导体材料(GaAs、SiC等)
2.场发射显示器阴极涂层
3.航天器表面导电薄膜
4.电子显微镜钨灯丝
5.核聚变装置第一壁材料
国际标准:ASTMF617-22(热场发射测试)、ISO21485:2019(表面功函数测定)
国家标准:GB/T32542-2016(场致发射测试规范)、GB/T40905-2021(二次电子产额测量)
1.TOF-SIMS5-100型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(表面成分分析)
2.PHI710Auger纳米探针(功函数测量)
3.SPECSPhoibos150半球能量分析器(能量分辨率0.1eV)
4.Keithley2636B双通道源表(电流测量精度0.01fA)
5.ThermoScientificOrbitrapFusionLumos三合一质谱仪(同位素分辨)
6.FEIHeliosG4UX聚焦离子束系统(纳米级样品制备)
7.Agilent6545XTQ-TOF液质联用仪(痕量元素分析)
8.BrukerDimensionIcon原子力显微镜(表面形貌表征)
9.RBD1471静电透镜系统(离子束聚焦控制)
10.PfeifferVacuumHiPace700分子泵组(真空度≤110⁻⁸Pa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正离子发射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