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隐翅虫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成虫形态学鉴定:体长7-13mm,鞘翅蓝黑色金属光泽,腹部橙红色环节数6-7节2.毒液成分分析:pederin浓度0.01-0.25μg/μL,LD50值0.02mg/kg(小鼠静脉注射)3.环境耐受性测试:存活温度范围10-35℃,相对湿度耐受阈值40-90%4.污染物残留检测:纺织品表面pederin检出限0.001μg/cm5.基因序列比对:COI基因片段长度658bp,特异性引物PAE-F/R检测范围1.农产品仓储环境:稻谷、玉米等谷物表层附着物2.食品加工设备:传送带缝隙、包装机械内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成虫形态学鉴定:体长7-13mm,鞘翅蓝黑色金属光泽,腹部橙红色环节数6-7节
2.毒液成分分析:pederin浓度0.01-0.25μg/μL,LD50值0.02mg/kg(小鼠静脉注射)
3.环境耐受性测试:存活温度范围10-35℃,相对湿度耐受阈值40-90%
4.污染物残留检测:纺织品表面pederin检出限0.001μg/cm
5.基因序列比对:COI基因片段长度658bp,特异性引物PAE-F/R
1.农产品仓储环境:稻谷、玉米等谷物表层附着物
2.食品加工设备:传送带缝隙、包装机械内部结构
3.医用敷料制品:纱布纤维间隙、创可贴粘合层
4.户外纺织品:帐篷防水涂层、登山服接缝处
5.电子元器件:电路板散热孔、变压器绝缘材料
1.ISO21702:2019塑料表面抗真菌性能测试(适用于分泌物分析)
2.GB/T31745-2015仓储害虫检疫鉴定方法(成虫形态鉴定)
3.ASTME2149-20抗菌材料动态接触实验(毒液灭活效果评估)
4.GB23200.8-2016食品安全标准昆虫毒素残留量测定(HPLC-MS法)
5.ISO/IEC17025: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(全过程质量控制)
1.扫描电子显微镜(HitachiSU3500):鞘翅微结构观测(5000放大倍率)
2.超高效液相色谱仪(WatersACQUITYUPLCH-Class):毒液成分分离(流速0.4mL/min)
3.实时荧光定量PCR仪(Bio-RadCFX96):COI基因扩增(退火温度52℃)
4.恒温恒湿培养箱(BinderKBF720):环境耐受实验(控温精度0.5℃)
5.X射线能谱仪(EDAXOctanePro):体表元素分析(探测限0.1wt%)
6.红外热成像仪(FLIRT865):活动轨迹追踪(热灵敏度≤0.03℃)
7.超微量分光光度计(ThermoNanoDropOne):DNA纯度检测(A260/A280比值1.8-2.0)
8.激光共聚焦显微镜(LeicaTCSSP8):毒腺三维重构(Z轴分辨率0.1μ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副隐翅虫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