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清甘油三酯测定化学法或酶法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总甘油三酯浓度测定:线性范围0.1-11.3mmol/L2.游离甘油浓度校正:基线扣除范围0.05-0.30mmol/L3.脂蛋白残留干扰测试:允许偏差≤5%4.显色稳定性监测:反应体系30分钟内吸光度波动≤0.0055.基质效应评估:回收率控制在95%-105%区间检测范围1.临床血清样本:采集后2小时内分离的澄清血清2.EDTA抗凝血浆:抗凝剂浓度1.50.25mg/mL3.冻存生物样本:-80℃保存不超过6个月的标本4.质控品:三级浓度水平(低值≤1.7mmol/L、中值2.3-3.4m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总甘油三酯浓度测定:线性范围0.1-11.3mmol/L
2.游离甘油浓度校正:基线扣除范围0.05-0.30mmol/L
3.脂蛋白残留干扰测试:允许偏差≤5%
4.显色稳定性监测:反应体系30分钟内吸光度波动≤0.005
5.基质效应评估:回收率控制在95%-105%区间
1.临床血清样本:采集后2小时内分离的澄清血清
2.EDTA抗凝血浆:抗凝剂浓度1.50.25mg/mL
3.冻存生物样本:-80℃保存不超过6个月的标本
4.质控品:三级浓度水平(低值≤1.7mmol/L、中值2.3-3.4mmol/L、高值≥4.5mmol/L)
5.校准品:可溯源至NISTSRM1951c的标准物质
1.化学法:GB/T16285-2008《食品中甘油三酯的测定》改良版
2.酶法(GPO-PAP):ISO15197:2013体外诊断系统要求
3.自动化酶联比色法:WS/T420-2013《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》
4.高效液相色谱法(参考方法):CLSIC28-A3文件规范
5.干化学试纸法:符合YY/T1246-2014体外诊断试剂技术要求
1.UV-1900i双光束分光光度计(岛津):波长精度0.3nm,用于终点法吸光度测定
2.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(贝克曼库尔特):支持双试剂37℃恒温反应
3.Cobasc702模块化系统(罗氏):具备自动稀释功能(最大稀释比1:100)
4.LC-20AD高效液相色谱系统(岛津):C18色谱柱(4.6150mm,5μm)
5.MultiskanFC酶标仪(赛默飞):支持96孔板动力学法检测
6.Centrifuge5424R低温离心机(艾本德):最大RCF21,130g
7.PB-10酸度计(赛多利斯):pH测量精度0.002
8.Ultra-LowFreezerDW-HL388(海尔):温度均匀性3℃
9.ME204E分析天平(梅特勒):称量精度0.0001g
10.Milli-QIQ7000纯水系统(默克):产水电阻率18.2MΩcm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血清甘油三酯测定化学法或酶法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