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雀鳝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表面硬化层深度:测量范围0.1-3.0mm,精度0.02mm2.碳氮共渗浓度梯度:碳含量0.8%-1.2%,氮含量0.2%-0.5%3.维氏硬度梯度:表层硬度≥800HV1,过渡区硬度梯度≤50HV/mm4.残余奥氏体含量:允许范围≤15%(体积分数)5.表面粗糙度:Ra≤0.8μm(按GB/T1031评定)检测范围1.合金结构钢渗碳/渗氮工件(如齿轮轴、凸轮)2.工具钢表面改性处理件(含冲压模具、切削刀具)3.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部件(医疗器材、食品机械)4.铸铁表面激光淬火件(发动机缸套、导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表面硬化层深度:测量范围0.1-3.0mm,精度0.02mm
2.碳氮共渗浓度梯度:碳含量0.8%-1.2%,氮含量0.2%-0.5%
3.维氏硬度梯度:表层硬度≥800HV1,过渡区硬度梯度≤50HV/mm
4.残余奥氏体含量:允许范围≤15%(体积分数)
5.表面粗糙度:Ra≤0.8μm(按GB/T1031评定)
1.合金结构钢渗碳/渗氮工件(如齿轮轴、凸轮)
2.工具钢表面改性处理件(含冲压模具、切削刀具)
3.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部件(医疗器材、食品机械)
4.铸铁表面激光淬火件(发动机缸套、导轨)
5.有色金属等离子渗金属处理件(钛合金航空部件)
1.ASTME1077-14《渗碳层深度测定标准》
2.ISO2639:2002《钢的渗碳层有效硬化深度测定》
3.GB/T9450-2005《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与校核》
4.GB/T11354-2005《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及金相组织检验》
5.ISO4516:2002《金属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》
1.ARL4460直读光谱仪:用于C/N元素梯度分析(精度0.005%)
2.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:执行GB/T4340标准的显微硬度测试
3.ZeissAxioImagerM2m金相显微镜:配备500万像素CCD的微观组织分析系统
4.MitutoyoSJ-410粗糙度仪:支持Ra/Rz/Rt多参数测量(分辨率0.01μm)
5.RigakuSmartLabX射线衍射仪:残余奥氏体定量分析(误差≤1%)
6.QnessQ10A自动切割机:配备冷却系统的试样制备设备
7.StruersTegramin-30磨抛机:实现纳米级表面处理工艺
8.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:非破坏性硬化层厚度测量(量程0-2000μ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点雀鳝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