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疗学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温度控制精度:测量加热元件在设定温度下的波动范围(0.5℃~2.0℃)2.热分布均匀性:评估目标区域温差(≤3℃/m)3.耐温极限测试:确定材料连续工作耐受温度(-40℃~300℃)4.升温速率:记录从常温至目标温度的耗时(0.1℃/s~5℃/s)5.生物安全性:细胞毒性测试(ISO10993-5)及皮肤刺激性评估(GB/T16886.10)检测范围1.医用热敷贴及理疗设备(碳纤维发热材料/PTC陶瓷元件)2.工业加热膜与电伴热带(聚酰亚胺基材/合金电阻丝)3.生物组织等效模型(琼脂凝胶/聚丙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温度控制精度:测量加热元件在设定温度下的波动范围(0.5℃~2.0℃)
2.热分布均匀性:评估目标区域温差(≤3℃/m)
3.耐温极限测试:确定材料连续工作耐受温度(-40℃~300℃)
4.升温速率:记录从常温至目标温度的耗时(0.1℃/s~5℃/s)
5.生物安全性:细胞毒性测试(ISO10993-5)及皮肤刺激性评估(GB/T16886.10)
1.医用热敷贴及理疗设备(碳纤维发热材料/PTC陶瓷元件)
2.工业加热膜与电伴热带(聚酰亚胺基材/合金电阻丝)
3.生物组织等效模型(琼脂凝胶/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)
4.电子设备散热系统(石墨烯导热片/液态金属界面材料)
5.航空航天隔热材料(气凝胶/陶瓷纤维复合材料)
1.ASTME457-08(2020)标准热电偶法测量表面温度均匀性
2.ISO80601-2-35:2020医用电气设备基本安全要求
3.GB/T16886.5-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:体外细胞毒性试验
4.IEC60601-2-35:2016医用电气设备第2-35部分:医用保温毯基本安全要求
5.GB/T2423.2-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:高温试验方法
1.Fluke568红外测温仪:非接触式温度测量(-40℃~800℃/1%精度)
2.Testo835-H1热成像仪:分辨率640480/热灵敏度0.03℃
3.Agilent34972A数据采集器:支持20通道热电偶同步监测
4.MettlerToledoTGA/DSC3+同步热分析仪:温度范围25℃~1600℃
5.ESPECPCT-322气候箱:温控范围-70℃~150℃/湿度10%~98%RH
6.BiotekSynergyH1酶标仪:符合ISO10993-5细胞毒性测试要求
7.NetzschLFA467激光导热仪:导热系数测量范围0.1~2000W/(mK)
8.KeysightN6705C直流电源分析仪:输出精度0.05%+35mV
9.ThermoScientificHeratherm烘箱:均温性0.8℃@37℃
10.OlympusBX53M显微镜:500倍放大观察材料热损伤形变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热疗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