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荆树白蜡木虱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虫体形态特征:体长0.8-1.2mm,触角9节且末节膨大率≥85%,后足胫节端距数量2个2.卵孵化率测定:温度251℃下孵化周期7-10天,湿度75%5%RH时孵化率≥92%3.若虫存活率监测: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寄生密度≤15头/cm时存活率偏差≤5%4.成虫产卵量统计:单雌日均产卵量3-5粒/24h(光照周期L:D=16:8)5.虫口密度分级:轻度(<20头/枝条)、中度(20-50头/枝条)、重度(>50头/枝条)检测范围1.黑荆树原木及板材:直径≥10cm的原木段面表皮层与韧皮部交界区2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虫体形态特征:体长0.8-1.2mm,触角9节且末节膨大率≥85%,后足胫节端距数量2个
2.卵孵化率测定:温度251℃下孵化周期7-10天,湿度75%5%RH时孵化率≥92%
3.若虫存活率监测: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寄生密度≤15头/cm时存活率偏差≤5%
4.成虫产卵量统计:单雌日均产卵量3-5粒/24h(光照周期L:D=16:8)
5.虫口密度分级:轻度(<20头/枝条)、中度(20-50头/枝条)、重度(>50头/枝条)
1.黑荆树原木及板材:直径≥10cm的原木段面表皮层与韧皮部交界区
2.白蜡木制成品:家具构件榫卯接口处及未封漆表面凹槽
3.植物检疫包装材料:厚度≤3mm的木质托盘内部裂隙
4.活体植株样本:树冠层第3-5轮生枝嫩梢顶端10cm区段
5.土壤介质残留物:根系周围半径30cm范围内腐殖质层(深度5-15cm)
1.形态学鉴定法:依据GB/T35342-2017《林业有害生物形态鉴定技术规范》,采用体视显微镜进行口器结构比对
2.分子生物学检测:基于COI基因片段扩增(引物序列LepF1:5'-ATTCAACCAATCATAAAGATATTGG-3'),参照ISO/IEC17025:2017建立PCR扩增体系
3.诱捕监测法:按ASTME2816-18标准布设黄色粘板(规格2025cm),悬挂高度距地面1.5m0.2m
4.切片显微观察:执行GB/T34755-2017《植物病害切片制作规程》,石蜡切片厚度8-10μm
5.环境DNA检测:采用eDNA富集技术(过滤孔径0.45μm),参照ISO/DIS24639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
1.奥林巴斯SZ61体视显微镜:放大倍率6.7-45,配备DFPLAPO1.6物镜
2.Bio-RadT100PCR仪:支持96孔板梯度温控(温控精度0.1℃)
3.MemmertIPP110恒温培养箱:温度范围0-70℃(波动度≤0.3℃)
4.SartoriusQuintix224-1CN分析天平:称量精度0.1mg(最大载荷220g)
5.ThermoScientificMultiskanFC酶标仪:波长范围340-850nm(带宽2nm)
6.LeicaRM2235轮转式切片机:进样精度1μm/次(最大样本尺寸5050mm)
7.EppendorfCentrifuge5910R高速离心机:最大转速14,500rpm(RCF21,130g)
8.Millex-GP针式过滤器(0.45μmPTFE膜):适用于环境DNA样本前处理
9.Agilent4200TapeStation系统:DNA完整性评估(DIN值≥7.0为合格样本)
10.FLIRT865红外热像仪:空间分辨率1.31mrad(用于虫害早期热辐射监测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黑荆树白蜡木虱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