焊接终了温度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终了温度阈值:碳钢≤230C,不锈钢≤150C(依据材料厚度分级控制)2.冷却速率监测:800-500C区间冷却时间t8/5≤40s(低合金钢)3.热影响区宽度:≤3mm(板厚≤20mm结构件)4.层间温度偏差:15C(多道焊工艺)5.回火色判定:氧化膜色阶控制在浅黄至蓝色区间(奥氏体不锈钢)检测范围1.碳素结构钢焊接件:Q235B/Q345R系列压力容器2.奥氏体不锈钢管道:304/316L材质化工管路系统3.铝合金承力构件:6061-T6航空框架焊接节点4.镍基合金设备:Inconel62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终了温度阈值:碳钢≤230C,不锈钢≤150C(依据材料厚度分级控制)
2.冷却速率监测:800-500C区间冷却时间t8/5≤40s(低合金钢)
3.热影响区宽度:≤3mm(板厚≤20mm结构件)
4.层间温度偏差:15C(多道焊工艺)
5.回火色判定:氧化膜色阶控制在浅黄至蓝色区间(奥氏体不锈钢)
1.碳素结构钢焊接件:Q235B/Q345R系列压力容器
2.奥氏体不锈钢管道:304/316L材质化工管路系统
3.铝合金承力构件:6061-T6航空框架焊接节点
4.镍基合金设备:Inconel625反应釜环缝
5.钛合金压力壳体:TA2/TC4材质深潜装备
1.ASTME21-20高温拉伸试验法测定热影响区强度
2.ISO13916:2017焊接过程温度测量规范
3.GB/T19869-2017钢、镍及镍合金焊接工艺评定
4.AWSD1.1/D1.6钢结构/不锈钢焊接规范
5.GB50661-2011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层温控制条款
1.Fluke62Max+红外测温仪:-30~650C量程,1%精度
2.OMEGAHH802U热电偶测温仪:K型探头,0-1370C测量
3.FLIRT540热成像仪:25Hz采样率,-20~1500C宽域监测
4.HIOKILR8410温湿度记录仪:32通道同步采集
5.KEYENCEFT-H50高温传感器:光纤式非接触测量
6.AMETEKJOFRARTC-700干式炉:校准用恒温源
7.TESTO865热像仪:100100像素红外分辨率
8.NIcDAQ-9188XT数据采集系统:同步记录热电偶信号
9.WIKATR21-B压力容器专用测温系统
10.HACHSENSION+PH328便携式氧化膜分析仪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焊接终了温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