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反应堆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燃料元件包壳厚度测量:采用超声波测厚技术,控制壁厚公差0.05mm2.压力容器焊缝缺陷检测:裂纹检出灵敏度≤0.2mm当量直径3.中子吸收材料硼浓度分析:精度达到0.01wt%4.冷却剂氯离子含量测定:执行<0.15ppm控制限值5.堆内构件应力腐蚀开裂评估:裂纹扩展速率≤110⁻⁹m/s6.石墨慢化剂密度变化监测:允许偏差1.5%初始值检测范围1.锆合金燃料包壳管材(Zircaloy-4/M5)2.SA508-III型压力容器钢锻件3.镍基合金蒸汽发生器传热管(Inconel690)4.碳化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燃料元件包壳厚度测量:采用超声波测厚技术,控制壁厚公差0.05mm
2.压力容器焊缝缺陷检测:裂纹检出灵敏度≤0.2mm当量直径
3.中子吸收材料硼浓度分析:精度达到0.01wt%
4.冷却剂氯离子含量测定:执行<0.15ppm控制限值
5.堆内构件应力腐蚀开裂评估:裂纹扩展速率≤110⁻⁹m/s
6.石墨慢化剂密度变化监测:允许偏差1.5%初始值
1.锆合金燃料包壳管材(Zircaloy-4/M5)
2.SA508-III型压力容器钢锻件
3.镍基合金蒸汽发生器传热管(Inconel690)
4.碳化硼中子吸收控制棒组件
5.316LN不锈钢主冷却管道系统
6.石墨基慢化剂模块
1.ASTMB811-13锆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标准
2.GB/T3323.1-2019金属熔化焊头射线检测规范
3.ISO17025:2017中子活化分析实验室要求
4.ASMEBPVCSectionVArticle4超声相控阵技术规程
5.EJ/T20057-2014核级设备应力腐蚀试验方法
6.ISO19214:2017辐照后石墨性能测试标准
1.Olympus38DLPLUS超声波测厚仪:分辨率0.001mm
2.YxlonFF35CT工业CT系统:空间分辨率3μm
3.ThermoScientificARLQUANT'XEDXRF光谱仪:检出限0.01ppm
4.ZwickRoellHB1000高温蠕变试验机:最高温度1200℃
5.BrukerD8DISCOVERX射线衍射仪:角度精度0.0001
6.AMETEKVersaSCAN电化学工作站:电流分辨率10fA
7.Instron8862动态疲劳试验机:载荷精度0.5%示值
8.LeicaDM8000M金相显微镜:最大放大倍数1500
9.VarianCary7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:波长精度0.08nm
10.CanberraFalcon5000伽马谱仪:能量分辨率<1.8keV@1332keV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核反应堆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