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成分分析:Fe(30-50%)、Al₂O₃(10-25%)、SiO₂(15-30%)、CaO(5-12%)、S(≤0.5%)
密度测定:表观密度(2.8-3.5 g/cm³)、堆积密度(1.6-2.2 g/cm³)
粒径分布:D10(5-20μm)、D50(30-75μm)、D90(80-150μm)
熔点测试:初熔点(1100-1300℃)、流动点(1250-1450℃)
热稳定性评估:质量损失率(≤3%@800℃/2h)、相变温度区间(ΔT≥150℃)
冶金行业:高炉/转炉熔析渣、电炉氧化渣
铸造行业:铸造型壳废渣、浇注系统残留渣
焊接材料:药芯焊丝熔渣、氩弧焊飞溅物
金属精炼:铜阳极泥处理渣、锌浸出渣
工业废料:热镀锌浮渣、铝灰处理二次渣
GB/T 24585-2021 熔渣化学分析方法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)
ASTM E1941-10 熔融渣样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标准规程
ISO 3852:2007 金属冶炼副产品密度测定(置换法)
GB/T 19077-2016 粒度分布分析(激光衍射法)
ASTM D5373-21 高温热特性测试(热机械分析仪法)
X射线荧光光谱仪(XRF):Thermo Scientific ARL PERFORM'X,检测元素范围Na-U,精度±0.01%
激光粒度分析仪:Malvern Mastersizer 3000,测量范围0.01-3500μm
高温综合热分析仪:Netzsch STA 449 F5,温度范围RT-1550℃,控温精度±0.1℃
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(ICP-OES):PerkinElmer Avio 500,检出限0.01ppm
真密度分析仪:Micromeritics AccuPyc II 1340,分辨率0.0001 g/cm³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熔析渣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