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组分复合纺丝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成分分析:采用FTIR/XRD测定各组分含量(精度0.5%),异质材料混合均匀度(CV≤3%)2.纤维直径分布:扫描电镜测量单丝直径(0.1-100μm),统计变异系数(C.V<15%)3.界面结合强度:微滴包埋法测试相间粘结力(≥5MPa),剥离角度误差<24.热稳定性:TGA测定分解温度(200-500℃),DTG峰温偏差<3℃5.动态力学性能:DMA测试储能模量(10^3-10^6Pa),损耗因子tanδ(0.01-1.0)检测范围1.聚酯/聚酰胺双组分皮芯结构纤维2.PLA/PCL生物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成分分析:采用FTIR/XRD测定各组分含量(精度0.5%),异质材料混合均匀度(CV≤3%)
2.纤维直径分布:扫描电镜测量单丝直径(0.1-100μm),统计变异系数(C.V<15%)
3.界面结合强度:微滴包埋法测试相间粘结力(≥5MPa),剥离角度误差<2
4.热稳定性:TGA测定分解温度(200-500℃),DTG峰温偏差<3℃
5.动态力学性能:DMA测试储能模量(10^3-10^6Pa),损耗因子tanδ(0.01-1.0)
1.聚酯/聚酰胺双组分皮芯结构纤维
2.PLA/PCL生物基可降解复合纤维
3.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长丝
4.石墨烯/聚合物导电复合纤维
5.医用级海藻酸钠/壳聚糖复合纤维
ASTMD3822-14单丝拉伸强度测试
ISO11357-3:2018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
GB/T2910-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
ISO1973:2021纤维线密度测定振动法
GB/T14344-2008合成纤维长丝热收缩率试验
HitachiSU8010场发射扫描电镜(分辨率1nm@15kV)
TAQ500热重分析仪(温度精度0.1℃)
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范围0.005-10kN)
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(测量范围0.01-3500μm)
PerkinElmerSpectrumTwoFTIR光谱仪(波数范围4000-400cm⁻)
NetzschDMA242E动态热机械分析仪(频率范围0.01-100Hz)
RigakuSmartLabX射线衍射仪(角度精度0.001)
UsterTensorapid4单丝强力仪(速度0.01-400mm/min)
LabthinkFST-02纤维表面张力仪(接触角测量精度0.1)
ShimadzuEDX-7000能量色散光谱仪(元素分析范围Be-U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多组分复合纺丝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