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合接头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剪切强度测试:依据ASTMD1002标准,测量0.5-50mm/min加载速率下的最大破坏载荷2.剥离强度测试:按ASTMD1876规范执行90或180剥离试验3.疲劳寿命评估:采用ISO9664方法进行10^3-10^7次循环加载测试4.耐温性验证:参照GB/T7122在-60℃至300℃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循环试验5.蠕变性能分析:根据GB/T7750标准施加恒定载荷72小时监测位移变化检测范围1.金属基复合材料:铝合金-碳纤维层压板结构件2.高分子聚合物材料:PVC与PU薄膜复合制品3.陶瓷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剪切强度测试:依据ASTMD1002标准,测量0.5-50mm/min加载速率下的最大破坏载荷
2.剥离强度测试:按ASTMD1876规范执行90或180剥离试验
3.疲劳寿命评估:采用ISO9664方法进行10^3-10^7次循环加载测试
4.耐温性验证:参照GB/T7122在-60℃至300℃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循环试验
5.蠕变性能分析:根据GB/T7750标准施加恒定载荷72小时监测位移变化
1.金属基复合材料:铝合金-碳纤维层压板结构件
2.高分子聚合物材料:PVC与PU薄膜复合制品
3.陶瓷基复合材料:碳化硅与氧化铝高温粘接体
4.电子封装材料:半导体芯片与陶瓷基板互连结构
5.工业复合制品:汽车车身板件与飞机蒙皮粘接组件
ASTMD1002-2019金属对金属粘接剪切强度标准试验法
ASTMD1876-2021胶粘剂T型剥离强度测定规程
ISO9664:2023胶接结构疲劳试验通用技术要求
GB/T7124-2022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
GB/T7122-2021建筑密封胶高温性能试验方法
SAEJ1523-2020汽车用结构胶粘剂测试规范
IPCTM-6502.4.9电子封装材料热冲击试验程序
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:最大载荷30kN,配备高温炉和液氮冷却系统
TiniusOlsenH25KT动态疲劳试验机:频率范围0.1-50Hz的轴向加载系统
MTSCriterion43电子万能试验机:配置DIC全场应变测量模块
TAInstrumentsQ800动态机械分析仪:温度范围-150~600℃的蠕变测试功能
OlympusDSX1000数码显微镜:20-7000倍率下的界面失效形貌分析
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:分辨率0.1μm的胶层厚度测量装置
LabthinkHST-H3热收缩试验仪:支持-70~300℃温度循环测试环境舱
ZwickRoellZ010剥离试验机:配备90/180专用夹具的10kN测试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粘合接头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