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损疲劳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表面硬度变化量(HV0.5-HV30梯度测量)2.磨损体积损失(三维轮廓仪测量精度0.1μm)3.裂纹扩展速率(da/dN值测定范围10^-9-10^-3m/cycle)4.摩擦系数动态监测(采样频率≥1kHz)5.残余应力分布(X射线衍射法深度分辨率5μm)6.微观组织演变(SEM观测放大倍数5000-50000X)检测范围1.金属基复合材料(钛合金/铝合金基体增强相含量≥15%)2.高分子聚合物(UHMWPE/PEEK等人工关节材料)3.陶瓷涂层体系(CrN/TiAlN涂层厚度50-300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表面硬度变化量(HV0.5-HV30梯度测量)
2.磨损体积损失(三维轮廓仪测量精度0.1μm)
3.裂纹扩展速率(da/dN值测定范围10^-9-10^-3m/cycle)
4.摩擦系数动态监测(采样频率≥1kHz)
5.残余应力分布(X射线衍射法深度分辨率5μm)
6.微观组织演变(SEM观测放大倍数5000-50000X)
1.金属基复合材料(钛合金/铝合金基体增强相含量≥15%)
2.高分子聚合物(UHMWPE/PEEK等人工关节材料)
3.陶瓷涂层体系(CrN/TiAlN涂层厚度50-300μm)
4.轴承齿轮组件(模数≥3的渐开线齿轮副)
5.汽车制动系统(刹车盘摩擦片工作温度800℃以下)
6.航空航天紧固件(NAS/AN系列标准件)
ASTMG99-17销盘式滑动磨损试验标准
ISO12107:2012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统计方法
GB/T12444-2006金属磨损试验方法通则
ASTME647-15e1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标准试验方法
GB/T10622-2021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
ISO25178-2:2022表面纹理三维测量规范
1.BrukerUMTTriboLab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(最大载荷2000N)
2.Instron8872伺服液压疲劳试验机(频率范围0.001-100Hz)
3.ZygoNewView9000白光干涉三维形貌仪(垂直分辨率0.1nm)
4.ShimadzuXRD-7000X射线应力分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磨损疲劳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