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度分布均匀性:检测焙烧带纵向/横向温差,误差范围±5°C(测量点间距≤200mm)
气氛成分控制:监测O₂(0.1%-5%)、CO(0-1000ppm)、H₂(0-500ppm)浓度波动
升温速率稳定性:评估0.5-10°C/min区间的控制精度(偏差≤±2%)
保温时间精度:验证设定时间与实测值的偏差(≤±0.5%)
冷却速率梯度:记录600°C至室温阶段的线性降温速率(0.5-5°C/min)
结构陶瓷:氧化铝、氮化硅等烧结体密度(≥98%理论密度)
金属粉末冶金:铁基/铜基合金烧结收缩率(0.5-3.0%)
耐火材料:镁碳砖显气孔率(≤18%)
锂电池正极材料:三元材料煅烧结晶度(XRD半峰宽≤0.2°)
磁性材料:铁氧体磁导率温度系数(≤±0.3%/°C)
ASTM E1461-13:热扩散系数测试(激光闪射法)
ISO 10136-3:1993:玻璃熔体氧化还原状态测定
GB/T 13303-1991:钢的抗氧化性能测试
ASTM C20-00(2015):耐火材料显气孔率测定
GB/T 3074.1-2016:石墨电极热膨胀系数检测
红外热像仪:FLIR T1020(-40~2000°C,热灵敏度0.03°C)
多通道氧分析仪:SERVOMEX 4100(分辨率0.01ppm,响应时间<3s)
高温热电偶:Omega Type R(0-1700°C,精度±0.25%)
热重分析仪:NETZSCH STA 449 F5(最大负载20g,升温速率50°C/min)
气氛控制炉:Nabertherm RHTH 120-600/18(最高温度1800°C,真空度10^-3 mbar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焙烧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