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变温度测定:测定液相线、固相线及共晶/包晶反应温度,温度范围覆盖-196℃至1600℃
成分分布分析:检测两相区成分梯度,精度达±0.1 at%
显微组织表征:分析相尺寸(0.1-500μm)、形态及分布均匀性
热力学参数计算:计算吉布斯自由能、活度系数,误差≤±2%
冷却速率影响测试:涵盖0.1-1000℃/min冷却条件下的相变行为
金属合金体系:铝硅合金、铜镍合金、铁碳合金等
陶瓷材料体系:氧化锆-氧化铝、碳化硅-氮化硅等
半导体材料:硅-锗、砷化镓-磷化铟等III-V族化合物
高分子共混体系:聚乙烯-聚丙烯、聚乳酸-聚己内酯等
功能材料体系:形状记忆合金、热电材料等
热分析法:ASTM E967(差示扫描量热法)、ISO 11357-1(动态DSC)
显微结构分析:GB/T 13298(金相显微镜法)、ASTM E3-11(试样制备)
成分测定:GB/T 223.5(X射线荧光光谱法)、ISO 14707(电子探针微区分析)
X射线衍射:GB/T 8362(物相定性定量分析)、ASTM E975(织构分析)
热力学模拟:CALPHAD方法(基于SGTE数据库)、Thermo-Calc软件建模
差示扫描量热仪:NETZSCH DSC 3500 Sirius,温度分辨率±0.1℃
扫描电子显微镜:ZEISS EVO 18,配备牛津EDS系统,分辨率3nm
X射线衍射仪:Bruker D8 ADVANCE,角度精度±0.0001°
电子探针分析仪:JEOL JXA-8530F,元素检测范围B5-U92
高温金相显微镜:Leica DM2700M,最高工作温度1500℃
热力学模拟工作站:HP Z8 G4,搭载Thermo-Calc 2023b软件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二元相图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