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度均匀性检测:炉膛有效区内温度偏差≤±10℃,升温速率5-15℃/min
碳势控制精度检测:渗碳气氛碳势波动范围≤±0.05%C,氧探头响应时间≤15s
渗层深度测定:有效硬化层深度0.3-3.0mm,梯度差≤0.1mm
炉体密封性检测:炉压保持0.2-0.5kPa,泄漏率≤5m³/h
冷却系统效能检测:淬火油冷却速度≥50℃/s(按ISO 9950标准)
合金结构钢:20CrMnTi、20CrMo等低碳合金钢渗碳件
齿轮类零件:模数≥3的渐开线齿轮、行星齿轮轴
轴承钢制品:GCr15、GCr18Mo等渗碳轴承套圈
模具钢部件:H13、P20等表面强化处理模具
渗碳钢制品:SAE8620、16MnCr5等汽车零部件
温度均匀性测试:依据GB/T 17358-2009,采用九点测温法
碳势控制检测:执行ASTM E1079-21多点碳势标定程序
渗层深度测定:按照GB/T 9450-2005金相法/硬度法
炉压测试:参照ISO 13577-2:2016压力衰减法
冷却特性分析:采用ISO 9950:2015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
温度均匀性测试系统:Fluke 2680A数据采集器+K型热电偶阵列,分辨率0.1℃
碳势控制分析仪:Horiba EMIA-920V红外碳硫分析仪,测量范围0-2.5%C
金相检测系统: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+ImagePro定量分析软件
炉压检测装置:Dwyer 477AV数字微压计,量程0-10kPa,精度±0.25%FS
冷却性能测试仪:IVF SmartQuench便携式淬火冷却分析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固体渗碳炉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