氧化增重率:温度范围800-1400℃,时间周期24-500小时,精度±0.01mg/cm²
氧化膜厚度:测量范围0.1-200μm,分辨率≤0.05μm,符合ASTM B748标准
元素迁移分析:表层/界面元素浓度梯度,检测限≤0.1at%
氧化动力学曲线:记录氧化速率随时间变化,数据采集间隔≤5分钟
相结构演变:XRD半定量分析,检测灵敏度>1wt%
高温合金:镍基/钴基超合金、钛铝合金
防护涂层:MCrAlY涂层、热障涂层(TBCs)
耐火材料:碳化硅陶瓷、氧化铝-氧化锆复合材料
金属间化合物:Ti3Al、Ni3Al基材料
核电材料:锆合金包壳管、奥氏体不锈钢
ASTM G54:循环氧化试验标准(温度波动±2℃,循环次数>100次)
ISO 11311:氢-水蒸气混合气氛氧化测试(H2O分压0.01-0.5atm)
GB/T 13303: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(温度误差≤±3℃)
ASTM E2858:氧化膜粘附强度测试(划痕法载荷0-50N)
GB/T 38976: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试验方法(连续氧化时间≥200h)
热重分析仪(TGA):耐驰STA 449 F5,最高温度1600℃,气氛控制精度±0.1vol%
高温氧化试验炉:赛默飞Lindberg/Blue M系列,均温区±3℃,最大装样量20kg
场发射扫描电镜:蔡司Sigma 500,分辨率0.8nm,配备牛津EDS能谱仪
高温X射线衍射仪:理学SmartLab 9kW,高温腔室可达1500℃,扫描速率0.01°/s
氧化膜应力测试系统:KLA Tencor Flexus 2320,曲率半径测量精度±0.5m⁻¹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高温氧化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