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孔孔径分布:测量0.1-500μm范围内的孔隙尺寸,精度±0.05μm(ASTM E2109)
孔隙率测定:检测0.01%-30%体积占比,分辨率达0.001%(ISO 15901-1)
气孔形态分析:包括球形度(0-1标度)、长径比(1:1至10:1)等参数(GB/T 33633)
连通孔隙检测:识别开放/闭合孔隙比例,渗透率范围1×10⁻¹⁷-1×10⁻¹² m²(ASTM D4404)
三维孔隙重构:层析分辨率0.5μm,重建精度±2%(ISO 22214)
金属合金:包括铝合金(ADC12/A356)、钛合金(TC4/TA15)等铸造件与锻件
高分子材料:工程塑料(PEEK/PA66)、橡胶密封件(NBR/FKM)
陶瓷基复合材料:碳化硅纤维增强陶瓷(C/SiC)、氧化铝多孔陶瓷
电子封装材料:覆铜陶瓷基板(DBC/AMB)、塑封料(EMC)
航空航天部件:涡轮叶片单晶合金、航天器热防护瓦(TPS)
压汞法(MIP):ASTM D4404-18,GB/T 21650.1-2008,孔径检测下限0.003μm
X射线断层扫描(μ-CT):ISO 22214:2021,GB/T 34367-2017,分辨率0.5μm
金相分析法:ASTM E1245-03,GB/T 10561-2005,最小观测面积0.01mm²
气体渗透法:ISO 15901-2:2022,测量范围1×10⁻¹⁶-1×10⁻⁷ m²
超声波衰减法:GB/T 4161-2007,频率范围1-50MHz,缺陷检出率≥99.5%
蔡司Xradia 620 Versa:亚微米级X射线CT,具备600nm分辨率三维重构功能
赛默飞Helios G4 UX:双束电镜系统,支持FIB-SEM连续切片成像
康塔AutoPore V 9600:全自动压汞仪,压力范围0.1-60000psi
岛津AGX-V 100kN: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,集成DIC应变分析模块
中科仪ZKXQG-2000:工业CT检测系统,配备450kV微焦点射线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不连续气孔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