界面结合强度:测试范围5-200N/mm²,精度±1.5%FS
压缩变形率:测量精度0.01mm,形变量程0-15mm
残余应力分布:X射线衍射法测量深度0.1-50μm
微观结构完整性:SEM观测分辨率3nm
热应力耦合效应:温度梯度控制±1℃/min
金属基复合材料:包括铝合金/碳化硅、钛合金/石墨烯等体系
高分子粘接件:环氧树脂-金属界面、聚氨酯-陶瓷复合体
电子封装材料:芯片基板焊接层、LED散热基片
航空航天结构件:蜂窝夹层板、翼梁接头
医疗器械组件:人工关节钛合金/聚乙烯界面
ASTM D1146:非金属材料冷压粘接强度测试规范
ISO 4587:塑料与金属粘接件剪切强度测定
GB/T 12996: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试验方法
ASTM F1044:医疗器械组件冷压结合测试标准
GB/T 3354:定向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试验
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载荷范围±100kN,位移分辨率0.1μm
Bruker D8 ADVANCE XRD仪:残余应力分析精度±10MPa
Zeiss GeminiSEM 500场发射电镜:二次电子分辨率0.8nm@15kV
MTS 810液压伺服系统:动态载荷控制精度±0.5%FS
Thermo Scientific ARL EQUINOX 1000 X射线衍射仪:ψ角扫描范围±45°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对接冷压法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