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氏硬度梯度测试(HV 0.01-100 kgf载荷范围)
洛氏硬度偏差分析(HRC 20-70标度区间)
布氏硬度均匀性评估(HBW 1/30指标参数)
显微硬度分布测绘(500×至1000×放大倍率)
表面硬化层深度测定(CHD 0.1-3.0mm测量精度)
金属合金材料:包括工具钢(AISI D2/D3)、铝合金(6061-T6)、钛合金(Ti-6Al-4V)
陶瓷制品:氧化铝陶瓷(Al₂O₃≥95%)、碳化硅烧结体(SiC≥98%)
复合材料:碳纤维增强塑料(CFRP层压板)、金属基复合材料(MMC)
热处理工件:渗碳齿轮(20CrMnTi)、氮化模具(H13钢)
涂层体系:热喷涂涂层(WC-Co系)、PVD硬质涂层(TiAlN/TiCN)
ASTM E384-22 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
ISO 6507-1:2023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
GB/T 4340.1-2009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
ASTM E18-24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
GB/T 230.1-2018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
Wilson VH3100自动维氏硬度计:配备500gf至50kgf闭环载荷系统,集成CCD图像分析模块
Zwick/Roell ZHU250显微硬度测试仪:支持HV0.01-HV2标尺,配置自动平台移动系统
Instron Tukon 2500全自动硬度测试系统:集成ASTM E384标准程序库及3D轮廓重建功能
Mitutoyo HM-220数字布氏硬度计:配备Φ10mm碳化钨压头及40×物镜测量系统
Qness Q60A+涂层硬度分析仪:专用于涂层/基体界面硬度梯度测试的模块化设备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等硬度线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