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变温度测定:温度范围覆盖-100°C至1600°C,精度±0.5°C
相组成比例分析:采用定量XRD法测定α/β/γ相等比例,误差≤1%
元素分布均匀性:通过EPMA进行面扫描分析,分辨率达0.1μm
高温相稳定性测试:在25-1500°C范围内进行持续热暴露实验
界面结合强度评估:使用纳米压痕仪测量相界面硬度(载荷范围0-500N)
铝合金系:6061-T6航空铝材、7075高强铝合金等
钛合金系:Ti-6Al-4V生物医用钛合金、TiAl金属间化合物
镍基高温合金系:Inconel 718涡轮叶片材料、Hastelloy X耐蚀合金
铜合金系:C17200铍铜弹性材料、C19400引线框架铜材
镁合金系:AZ91D压铸镁合金、WE43耐热镁合金
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:ASTM E1269-11(2018)标准
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(XRD):GB/T 13305-2008标准
电子探针显微分析(EPMA):ISO 22309:2011标准
扫描电镜能谱联用(SEM-EDS):GB/T 17359-2012标准
高温原位观察法:ISO 22068:2020标准
差示扫描量热仪:NETZSCH DSC 214 Polyma(温度分辨率0.01°C)
多晶X射线衍射仪:Rigaku SmartLab SE(2θ角精度±0.0001°)
场发射电子探针:JEOL JXA-8530F Plus(束斑尺寸10nm)
高温环境扫描电镜:Hitachi Regulus SU9000(最高温1500°C)
纳米力学测试系统:KLA iNano®(位移分辨率0.01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合金相平衡图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