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粒径分布:D10≤50nm,D50≤100nm,D90≤200nm(激光衍射法)
2. 矫顽力(Hc):测量范围10-50kOe,精度±1%
3. 剩磁(Br):测试范围0.5-2.5T,分辨率0.001T
4. 居里温度(Tc):测定范围20-800℃,升温速率5℃/min
5. 元素成分分析:Fe/Co/Ni比例误差≤0.3wt%
6. 微观形貌:晶粒尺寸≤200nm(SEM/TEM观测)
7. 密度测试:阿基米德法精度±0.01g/cm³
1. 钕铁硼(NdFeB)超细磁粉:粒径50-300nm烧结前驱体
2. 铁氧体磁性微粒:SrFe12O19/BaFe12O19纳米颗粒
3. 钴基合金磁粉:SmCo5/Sm2Co17永磁材料
4. 纳米复合磁材:FePt/FePd有序化合金颗粒
5. 磁性薄膜材料:CoCrPt-SiO2垂直记录介质
6. 生物医用磁珠:Fe3O4@SiO2核壳结构微粒
1. ASTM A977-20:振动样品磁强计(VSM)测定静态磁性能
2. ISO 13320:2020:激光衍射法粒度分析操作规程
3. GB/T 20118-2017:稀土永磁材料化学分析方法
4. ASTM E384-22:显微硬度测试标准(载荷10-500mN)
5. GB/T 13888-2020:永磁材料剩磁温度系数测定方法
6. ISO 12107-2021: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统计方案设计
1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:激光粒度仪,量程0.01-3500μm
2. Lake Shore 7300系列VSM:磁场强度±3T,灵敏度1×10⁻⁶emu
3. Netzsch STA 449 F5 Jupiter:同步热分析仪(DSC-TG联用)
4. Bruker D8 ADVANCE XRD:Cu靶Kα射线(λ=1.5406Å),角度精度0.0001°
5. FEI Nova NanoSEM 450:场发射扫描电镜,分辨率1nm@15kV
6. Quantum Design PPMS-9T:综合物性测量系统(DC场±9T)
7. Shimadzu EPMA-8050G: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(波长色散型)
8. Agilent 7900 ICP-MS: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检出限ppt级)
9. ZEISS Libra 200 MC TEM:透射电镜配备电子能量损失谱仪
10. Keysight B1500A半导体分析仪:I-V/C-V特性测试(电流分辨率10fA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超微粒磁铁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