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成分分析:采用ICP-OES测定Ni(55-70%)、Cr(14-22%)、Co(5-15%)等主量元素含量偏差≤±0.05%,痕量元素B(0.001-0.01%)、Zr(≤0.05%)控制精度达ppb级
2. 拉伸性能测试:室温至1000℃环境下测定抗拉强度(≥1200MPa)、屈服强度(≥950MPa)及延伸率(≥15%),应变速率控制精度±0.0001/s
3. 蠕变断裂寿命:800℃/300MPa条件下持续加载至断裂时间≥1000小时,位移分辨率0.1μm
4. 金相组织检验:晶粒度等级G6-G8级控制,碳化物相尺寸≤5μm且体积分数<3%
5. 耐腐蚀性评估:700℃熔盐环境(75%Na2SO4+25%NaCl)腐蚀速率≤0.5mm/year
1. 镍基高温合金线材:Inconel 718/625系列、Hastelloy X/C-276等航空发动机用导线
2. 钴基超合金焊丝:Stellite 6/21系列堆焊材料
3. 铁镍基耐蚀合金线:Incoloy 800HT/825核级密封材料
4. 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:MA754/MA6000系涡轮叶片用特种线材
5. 金属间化合物线材:TiAl/NiAl系轻量化高温结构材料
ASTM E1479-16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合金化学成分》
ISO 6892-1:2019《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》与GB/T 228.1-2021联动执行
ASTM E139-11《金属材料蠕变试验标准试验方法》结合GB/T 2039-2012分级加载程序
GB/T 13298-2015《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》配合ASTM E112-13晶粒度评级规范
ASTM G54-84(2020)《静态氧化试验标准规程》与ISO 17224:2015腐蚀失重法并行验证
1. Thermo Scientific iCAP PRO X ICP-OES光谱仪:元素检出限达0.001ppm
2. Instron 5982万能材料试验机:载荷范围0.02N-100kN,高温炉最高1200℃
3. Zwick/Roell Kappa CC450SS蠕变试验机:10000小时连续测试稳定性±0.5%
4. Olympus DSX1000数码金相显微镜:1500倍下晶界析出相识别精度0.1μm
5. Netzsch STA 449 F5同步热分析仪:TG-DSC联用测定相变温度±1℃误差
6. Gamry Interface 5000电化学工作站:极化曲线扫描速率0.001mV/s-1V/s可调
7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θ/θ测角仪角度重复性±0.0001°
8. Keyence VHX-7000三维表面分析系统:景深扩展模式下粗糙度Ra测量精度10nm
9. LECO TCH-600氧氮氢分析仪:气体元素检出限O/N/H分别达0.1/0.01/0.001ppm
10. Hitachi SU8200场发射电镜:二次电子分辨率0.6nm@15kV能谱面分布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超合金线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